特别的爱给特别的孩子 (转载)
2006-04-13

 
    年近七旬的王敏芝,是吉林市昌邑区培智学校的退休教师、优秀辅导员。20多年来,她无怨无悔,用爱心浇灌着那些特殊的花朵。

  1985年,吉林市第一所为弱智儿童建立的学校———昌邑区培智学校成立了,王敏芝从普小自愿申请来到这所学校。一直到1993年退休,8年培智学校的从教经历,使她了解并深入了一个令人同情、怜悯,又叫人心情沉重的弱势群体。她深深地爱上了这项特殊教育事业,深深地爱上了这些可怜又可爱的弱智儿童。

  正当她积累了一些经验,有了一些成就时,也到了退休年龄。她不愿意离开自己热爱的事业和学校,更舍不得这些学生,学校领导非常理解她,让她承担起学校关心下一代的工作。她怀着对学校、对弱智儿童深厚的情感,开始了退休后的新征程,这一干就是十几年。

  她常说,这些学生能否成为具有初等文化、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能否回归到社会主流人群中正常生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辛勤工作。为此,她开始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工作,并精心准备、认真完成。学校每月给她安排两次大课(全校学生一起上课),她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思想品德教育以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作为德育教育的基础,为孩子们上好每一节课。从各地知识到节日集锦,从香港回归到“十六大”,再到生活常识、安全常识、行为习惯、礼仪规范等,凡是对弱智儿童有用的、有益的,她都耐心讲、用心教。

  她的课内容丰富,有动有静,图文并茂,富有情趣。她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协同动作,既能矫正其生理缺陷,又能形成心理上的愉悦,激发他们的兴趣,唤起他们的学习欲望。上一节大课70分钟,她备课则需3个多小时,因为是全校学生一起上,她必须根据他们的接受能力,分几个层次来准备。她连写带画,还要制作剪贴。她用牛奶盒做成各种小房子,用饮料瓶做成各式小人,用彩色包装纸做成一枚枚美丽的偶人书签,她把这些作为奖品,奖励在课堂上表现好的学生。为了训练他们手的精细动作,她除了经常领他们做自编的手指操以外,还教他们做手撕画。她把各种图案画在纸上,为了提高他们的兴趣,不让他们因屡遭失败而失去信心,她把每个图案的轮廓用针扎一些眼儿,这样撕起来就容易多了。她每次都得做几十幅图画,有时看她太累了,老伴就帮她给图案扎眼儿,女儿则帮她涂颜色。

  她的学生最小的7岁,但是他们的智商只相当于三五岁的正常幼儿。为了吸引他们坐住板凳,她除了给他们带来一些亲手制作的小工艺品、小玩具等奖品外,还经常给他们买些糖果、小食品,所以他们非常喜欢上她的课,看见她像看见妈妈一样亲切。

  她教过的学生有很多已走上社会,现在,她还与他们保持着联系。每年春节和教师节,他们都来看望敬爱的王老师,她同他们结下深厚感情,也时时刻刻牵挂着他们。她详细了解他们走入社会后的生活现状、在哪些方面还有缺憾,也听取社会上的反馈,这对她改进教学很有益处。

  她在教学实践以及与学生们的共同活动中,非常注意满足他们的基本感情需要,这就是爱,这是特殊教育中最重要的。她正确对待他们的缺陷,亲近他们,用母爱去唤起他们做人的自尊和自信,用爱去抚慰他们的心灵,用这些年积累的经验、方法去开启他们的智慧之门。王敏芝希望他们能从她这儿多学一点简单的知识、多懂一些浅显的道理,将来在人生的道路上,少一点挫折、少一点困难,能够挺起胸膛、抬头做人。

  几年来,她被各级关工委多次评为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或标兵,前不久,又被授予全国优秀特殊教育工作者称号。(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