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丝带万里飘,亿万农民谈艾滋
2006-04-12
红丝带万里飘,亿万农民谈艾滋

前言

  在这个信息轰炸的时代,即使是在最偏僻的农村,由大众传媒、个体和组织传达的信息也是纷繁多样,对铺天盖地的信息,老百姓已经有些感觉疲劳。即使其中大部门的信息都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人们也不会认真去想,到底这些信息和自己有什么关系,接收到信息后应该如何反应。结果就是,这些信息有如石沉大海,掀不起任何涟漪。很多预防艾滋病的信息也是这样的,投入大产出小。这也是在农村地区艾滋病控制不力的原因之一。目前,阻碍我国艾滋病预防和关怀感染者及其家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民众不能很好地接收、反思并利用信息。

来自于观众的传播策略

  到底通过什么样的形式和渠道来传播信息对农村人口来说才有效呢?这个问题只有农民最有发言权。在中国-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艾滋病预防与关怀项目的支持下,我们开展了广泛的社区参与式调查,以了解在促进自我保护方面最有效的信息渠道,和关怀及反歧视方面最有效的信息渠道。

  1. 问题树回答有效内容:
  问题树是用于分析导致问题根本原因的一种工具。通过问题树,我们和老百姓一起分析了阻碍和促进他们采取自我保护措施的原因和产生歧视的原因。

  阻碍自我保护措施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不相信自己有可能会感染艾滋病,因为自己既不吸毒也不从事商业性行为,更不输血,也不会和艾滋病人有亲密关系。即使知道朋友或夫妻间的性关系也有可能感染,一方面认为不会轮到自己,另一方面也不好意思开口让对方检测或采取保护措施,自己也不敢因为了解了艾滋病的知识就突然采取保护措施,免得被对方怀疑在外面干了什么。那什么样的信息可以使人们相信普通人也有感染艾滋病的危险呢?大家讨论的结果是要给出普通人感染的例子,并和自己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关于采取保护措施,可能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才能实现,除了保持不发生未成年性行为和婚外性行为外,也许要经过一代人的努力才能把“为爱去检测、戴套示爱”作为一个社会规范而去遵守。

  导致歧视的主要原因可能有:怕被传染上,“即使知道不传染但还是害怕,所以我从不敢和感染者握手”,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觉得感染了的人就有坏行为习惯,自己不应与其为伍,孩子们也要远离这些人免的学坏;这些人或家庭很穷,需要借钱,所以不能和他们来往,否则可能会有经济损失;还有人认为这些人很晦气,和他们交往会给自己带来厄运等等。要改变这些观念,有些人需要被逼着和感染者接触一下,等其发现没有问题也就不再害怕了;而有些人只要给他证明和感染者有过一般接触的人没有被感染上就可以了。至于感染者都有坏行为的信念,则需要通过树立一些感染者的好形象来改变;另外也要让大家看到很多感染者和大家一样,只不过他们因为某些意外的原因感染了病毒,并不是所有的感染者都满身恶习。会有经济损失的想法一方面要通过树立感染者自食其力的正面形象,另一方面要鞭挞那些没有爱心的想法、鼓励助人为乐精神并说明人人都需要其他人支持的现实。对迷信的想法也要以之子矛还子之盾,证明一些帮了感染者及其家人的人很幸运甚至更幸运了。另外还要用一些不公平的现实情况激发人们打抱不平的想法和做法。

  2. 社区传播活动大事记解答有效形式
  社区传播活动大事记,是把当地所发生的引起较大反响的传播活动按时间顺序记录下来,以反映社区历史上的有效传播活动,及其给社区所带来的正面或负面的影响。通过农民的对社区传播大事记的活动,我们找到了在农民中有效的传播形式:文艺活动。类似的来自农民的声音有:“来演一场好的节目,老百姓会议论半年,议论其中的故事,其中的是非曲折和其中的道理,摒弃他们认为不好的东西,效仿其中他们认为好的东西,特别是儿童青少年更容易效仿”,“大悲大喜的故事最能影响人”,“真实的事件、贴近生活的事情能教育人”,“简单的具体的该怎么办能反应出来”,“有好演员”等等。这一系列的反馈形成了初步的传播策略:将艾滋病预防和关爱的信息通过文艺演出的形式表达出来,同时配合大众传媒加强人们对信息的反思和利用,文艺演出以短剧、小品为主,通过喜剧的形式表现具体预防行为,讽刺因无知导致的恐惧和歧视,通过悲剧故事配喜剧结局来反映感染者及其子女被病痛和歧视折磨的痛苦生活,歌颂为他们提供日常关怀的行为和人们。

与专业团体合作,开发有效的传播材料

  通过在农民中了解他们喜爱的文艺团体,查阅有关媒体报道,我们找到了一个活跃在北方农村、深受农村大众欢迎的文艺团体——河北大厂评剧歌舞团。该团每年赴农村演出近300场,由于其精湛的小品、歌舞、曲艺等文艺节目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该团的演出在农村很有市场,其节目还多次在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演出,并获得过全国小品大奖赛的奖牌。

  当我们找到大厂评剧歌舞团,并提出通过合作支持农民朋友预防艾滋病后,身为全国人大代表的团长赵德平表示坚决支持,并把这个该活动作为为人民服务的一件大事。剧团决定停掉部分商业演出,集中时间进行艾滋病宣传的排练。在集中演出之后,艾滋病的节目将作为商业演出节目的一部分,而这些节目还会在演出中并不断创新和改进。

  为了写好有关艾滋病的节目,农民出身并长期写农村剧的赵德平团长亲自主持剧本写作。我们将传播的目的、主要目标人群、社区调查得到的有关信息内容和形式的结果向赵德平及有关创作人员作了详细介绍,赵团长又结合日常与农村群众交流的经验,创作了剧本并让剧团利用演出的业余时间全部排了出来,在专家和群众中试演,征求意见和建议并进行修改。经过几次的试演和修改后,节目更有科学性和吸引力,并根据专家建议在节目中逐渐增加了演员与观众互动的成分。

  在群众中获得的有效的信息内容和形式最终以歌舞、小品、曲艺、戏剧表现了出来,并在许多节目中安排了信息加强和互补。例如,相亲是农村各年龄段人群都喜欢的文艺场景,剧团也用这个场景编了小品《相女婿》。围绕相亲,牵出了几个故事,感染者子女、家庭受到艾滋病打击的情景催人泪下,感染者的孩子在得到外界的支持后生活有了很大改善的结局让人欢欣鼓舞,并让观众体会到了帮助他人的可贵。未来女婿对感染者及其家庭的支持行动不仅得到了感染者家庭的感激和报答,还得到了女友、未来岳父母的喜欢和肯定,最后成功通过相亲,通过这样的情节,告诉了观众好人有好报的道理。小品还通过未来女婿之口宣传了“四免一关怀”等国家政策,让观众了解政府的态度。

红丝带万里飘,亿万农民谈艾滋


  开着大篷车,河北大厂评剧歌舞团带着自己的一些传统的王牌节目和新排练的艾滋病节目奔向了第一批示范县。为了让更多的农民知道这个活动,宣传海报、县电视台,演出广告提前发了出去,一些很有全国影响力的媒体记者也随演出队伍深入示范县,不断对演出的情景和当地相关的艾滋病流行、危险因素、治疗关怀、预防进行报道,大大加强了演出的效果。

  《红丝带万里飘》全国巡演活动,于2004年11月18日首先在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拉开帷幕。卫生部、山西省卫生厅、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有关方面的领导参加了当天的首演活动。开幕式由卫生部办公厅毛群安副主任主持,在场观看演出的群众达两万余人。现场彩旗飘扬,人头攒动,场面颇为壮观。中央电视台 、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日报等中央级媒体记者及当地省市媒体的记者观看了演出并及时报道了这次活动的盛况,整台节目有长约两小时,表演中穿插了多组有关防治艾滋病的知、信、行方面知识和预防技巧的有奖问答及与观众的互动。参与演出省份的卫生厅局和政府有关部门对这次活动给与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通过电视、广播、报纸刊登广告及张贴演出海报等形式进行宣传并组织多家媒体对演出进行报道。

  为了尽可能容纳更多的观众,各场演出均尽量在露天场地进行。演员们克服了天气寒冷、堵车、吃不上饭等诸多困难。他们人人佩带红丝带,以演好节目为己任,尽善尽美地完成每一套动作、演好每一个节目。2004年《红丝带万里飘》全国巡演活动历时16 天,大篷车队行程约8000公里。所到之处为广大农民留下了艾滋病预防和关怀的信息,也留给老百姓几个月的谈资。

  十二场演出均产生了很好的效果和很大的社会反响,观众评价他们“演一地,红一地”。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的节目演出记录对演出做出如下评价:“演员素质高;演艺质量高;节目内容绝;演出效果好”。很多群众表示,像这样一台主题鲜明,艺术完美的节目,应该在更多的地方安排演出,扩大受众面,让更多的百姓在这种文化娱乐之中接受教育并积极参与到预防艾滋病的工作来。在襄樊市,演出所在广场上可谓是人山人海,周边楼上窗口和阳台也聚满了观众。襄樊市副市长观看节目后连连表示:“这台节目的演出效果一点都不亚于《心连心艺术团》在这里的演出。”群众对各场演出当中穿插的互动活动安排积极响应,每每是现场上千人踊跃举手抢答问题。在安徽省临泉县,则是每道问题一经提出几乎是在场的4千人同声应答。主持人感慨地说:“以前几场演出的有奖问答是独唱,而今天咱们临泉是4千人大合唱!人多力量大,抵御防治艾滋病应该从我们每个人做起!”演出结束后,观众仍长时间起立,久久不愿离去。

  各地均邀请了艾滋病患者和感染者观看演出。他们积极参与节目,并与广大观众融为一体,有的上台讲话,有的参与抢答问题。不少感染者表示,通过观看节目与群众的距离更近了,与艾滋病病魔抗争的信心更足了,生活的信心更强了。河南省上蔡县的一位艾滋病病人在整个演出期间不停地挥舞着手中的小彩旗,并告诉演员们他平时也自编自演节目进行预防艾滋病的宣传活动。这件事也激励了演职人员参与红丝带活动的热情,演员们说:“经过这么有意义的巡演,我们也是受益者,现在我们都成了艾滋病预防知识的专家了”。

  根据对每场部分观众回答问卷的初步统计表明:82.7%的人非常喜欢或喜欢这台节目;86.9%的人认为这台节目所应用的宣传教育方式适合自己;82.4%的人回答这台节目对自己有帮助,其中,45.2%的人认为帮助非常大;有81%的人认为这台节目对自己有所改变,其中44.8%的人认为改变非常大。在预防艾滋病知识方面,由于本次演出主要是在卫生部艾滋病示范社区,知识知晓率在演出前就已经很高,所以演出后虽然有所提高,但在统计学上意义不大。

  《红丝带万里飘》全国巡演活动的内容丰富、主题明确、宣传形式新颖,演出模式是非常适宜的,得到了各界领导和广大居民的高度评价,取得了理想的宣传效果。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所 李方波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许文青

编者按:红丝带万里飘全国巡演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作为第一个在全国巡演的大型艾滋病防治宣传活动,其特点在于它的节目来源于群众对艾滋病的具体理解和群众的实际生活,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曲艺形式来宣传艾滋病相关的知识,达到了一般宣传活动所不能达到的效果。加上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达到了规模大,影响深的预期效果。

文章来源:全球儿童与艾滋病运动中文网站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