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全球儿童与艾滋病运动中文网站
前言:
爸爸因吸毒感染艾滋病病毒,是这个病魔夺去我父亲宝贵的生命。从那以后,我的生命就变得很糟糕。上不了学,同学歧视,亲戚朋友看不起我。因为我家很穷,穷得连饭都吃不饱,有时候还饿着肚子。没钱就上不了学,上不了学,只能在家里干农活…
--婷婷,14岁
父亲得艾滋病去世以后,家里有点困难,干活只有母亲一个人干。那时候,我已经九岁了。我看见妈妈干活,只有她自己,干不了那么多活,然后,还要靠叔叔,妈妈只好让我失学。天天跟着我妈妈干活,差不多干了一年多,然后母亲又死了。
--小顺,14岁
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是指父母或家庭成员感染艾滋病病毒、患艾滋病或因艾滋病而死亡的18岁以下的儿童。当我们考虑儿童的基本需求时,我们会想到食物、住所、衣服、爱、安全、教育等一系列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求。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有相似的需求,但由于父母或监护人生病、死亡,不仅是这些需求得不到满足,孩子们还因亲人生病或死亡而痛苦,因社会歧视而边缘化。
父母或监护人生病去世以后,政府和社会首先想到的是孩子们的经济困境,但要想使孩子能够迎接未来的各种挑战,能够生存、发展,光给钱是不够的。
父母生病和死亡可以在孩子中造成许多长期的问题,使孩子与家人、学校、朋友之间的关系发生变化,为了帮助孩子渡过痛苦,应该探索孩子表达痛苦的各种方式。本项目通过鼓励孩子用故事、写作、绘画、手工和歌舞表达他们的经历。
父母去世后孩子很难再学习父母之间、父母与子女之间相互照顾、家庭构建和养育及教育子女的本领,这会使得这些孩子成年后组建家庭的能力减弱,并影响到他们的下一代甚至下几代的生存和发展。本项目通过家庭寄养使这些孩子能够继续在普通的家庭中生活、学习。
其实当父母一方感染了艾滋病毒后,家里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孩子的生活、情感和精神都会受到影响。孩子常常被父母忽略,被当成大人用,受到对父母生死担忧和恐惧的折磨,还可能会受到社会的歧视和排斥。受到严重影响后的心理辅导和康复有助于减轻孩子的心理创伤,但若更早给予关怀,作好准备,这种心理创伤会轻一些。对此,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多个国际组织根据儿童权利及以往的经验和教训,于2004年7月共同发布了“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关怀框架”,其核心的五个策略包括:
1、通过提供经济上、心理上和其他方面的支持,延长儿童父母的生命,加强家庭保护和关爱儿童的能力
2、调动和支持以社区为基础的行动
3、保证脆弱儿童获得基本服务,包括教育、卫生保健、出生登记以及其他基本服务
4、保证政府通过改善政策和立法并向家庭和社区汇集资源保护最脆弱儿童
5、通过宣传和社会动员提高各阶层的认识,为受艾滋病打击的儿童和家庭创造一个支持性的环境
本经验介绍将通过再现部分项目活动,体现这些核心策略的一些实际做法。
一、发现、追踪、需求分析、综合社会心理支持,保证儿童的生存、发展、受保护和参与权利
1.发现并反应问题
2002年7月,卡同寨的青年头人(也是村长)和前来走访的省艾办及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工作人员谈起了艾滋病带来的新问题--孤儿问题。
出寨的路是一段弯弯曲曲的下坡,碰到埋头往上走的香草(化名),村长问香草可否和她聊聊,她点头表示答应。一路上,村长介绍这个孩子11岁,父亲艾滋病去世了,母亲远嫁他乡。有一个13岁的姐姐和6岁的弟弟,现在和爷爷一起生活,爷爷已经没有劳动能力了,耳朵还聋,生活主要靠叔叔一家接济。11岁的香草看起来很瘦小,像7、8岁的样子。一直没有看清楚香草的脸,她始终低着头,我们面对面坐下时也是如此,本来以为可以从香草嘴里了解更多的信息,但一个普通的问题“你的生活怎么样”竟让她泪流满面,哽咽地说不出话来。为了稳定她的情绪,我一直轻轻地拍着她的背。她断断续续地告诉我们生活不好,所有痛苦都埋在心里,每天和姐姐帮爷爷做饭、干活…… |
--村妇联干部咩兰
妈妈身体不好,爸爸经常拿家里的东西去卖,妈妈不让爸爸就打骂妈妈,妈妈死后爸爸把锅和碗都卖了,有时候到大妈家吃饭。爸爸死了以后才有人敢帮我们。我在县城帮人干活,供两个妹妹饭吃。咩兰大妈给我们送来了一个小锅,我们可以自己煮饭了。
--鸾英,女,15岁
寨子不大,我们对每一家的事情都特别了解,妇女们有时间坐在一起就聊各家的事,相互串门,也相互帮助。
--艳仙,妇女干部
省艾办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项目工作人员了解了村寨的情况后,通过和主管县长、县艾办30个成员单位领导开会讨论,确定由妇联为主、多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配合实施儿童家庭和社区关怀项目,妇联主席作为县委常委,不定期将基层的问题和成绩反映给县委县政府,与相关部门讨论并通过文件的形式让各部门执行。妇联的具体职责包括:发现有问题的儿童、常规家访发现具体问题、对具体问题进行分析归类,协调部门解决问题,同时还负责提高家庭抚养能力和教育能力及儿童心理支持的工作。(左图为妇女干部的家访纪录本)
3.生活、学习、心理综合关怀
妇联在确定自己的职责后便迅速行动起来,省妇儿中心的专家和县、乡及村村寨寨的妇女干部挨家挨户了解情况,开展了需求调查,为儿童及其家庭建档,并迅速展提供了儿童急需的生活和上学救助。同时,通过和教育、民政、儿童、儿童抚养人共同讨论,分析儿童面临的生存、发展、受保护和参与方面的问题,分析当地资源,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确定了支持方案。随后根据方案开展了日常的随访和社会心理支持活动。(右图为儿童档案)
除了日常家访和妇联大妈交流并得到及时地帮助外,孩子们在每月一次的集体活动中,玩耍、游戏、绘画、跳舞、唱歌、野营、手工、谈论父母、谈论艾滋病、谈论毒品,在恢复儿童天性的同时,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交流了有效的应对措施,缓减了心理压力,又学习了民族艺术。(左图为儿童在一起画画)
家庭是儿童赖以生存发展和受到保护的第一线,为了给儿童提供更好的家庭环境,在日常家访和讨论的基础上,妇联每年组织抚养人培训,探讨受打击儿童的家庭关怀,探讨适合的家庭发展规划。养鸡、养猪、养鸭、种水果等增收活动,使家庭经济情况渐渐好了起来,也为儿童得到持续的家庭支持奠定了基础。120个孩子全部上学,笑容又回到了孩子们的脸上。
孩子们围坐在草地上一起回忆父母、探讨如何生活
记得有一次,读三年级的时候。我去上学。见到一位同学穿着一件漂亮好看的花裙子,看见自己的衣服也破了。所以回到家里时对妈妈说,给我也买一件裙子吧。妈妈说,我们生活并不富裕,能穿就将就着穿吧。听完妈妈的话后,我便灰心丧气地撂下饭碗上学去了。到了下午回家的时候,妈妈正在院子里种菜,妈妈叫我到厨房里吃饭,我便不理她,跑进自己的房间。看见床上那件破了洞的衣服被妈妈补上了一朵小花儿,我非常地高兴。妈妈走到我面前说,好看吗?我说,好看… |
解决艾滋病致孤儿童心理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让他们在一个熟悉的环境中慢慢地化解,实践证明社区寄养就是通过社会力量帮助艾滋病致孤儿童的一种很好的方法。它不同于福利院、孤儿院等方式,这些孩子寄养在较为适合的家庭中,在教育、卫生和生活方面应有的照顾,孩子们不离开熟悉的环境,又能得到家庭的亲情及社会多方的关爱,这对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是极为有利的。
--县妇联主席,何兰生
我的变化好像变了一个人,以前那么软弱!我现在很坚强。我在社区调查,看到以前吃不饱穿不暖的孩子现在生活好了,那些已经辍学的同学又回到学校,坐在明亮的教室里读书,家长们都说你们要好好学习长大了要报答帮助和关心你们的叔叔阿姨们。
--仕钦,孤儿
2003年9月我再次见到香草时,爷爷已经去世,她和姐姐弟弟到叔叔家生活。没有哭,但依然很忧郁的样子。叔叔说虽然平时几乎听不到她说话,但在妇女干部和其他小孩来时能听到她说话甚至唱歌。2004年3月我随妇女干部到她家,香草完全变了样,见到老朋友的兴奋、洋溢在脸上的笑容和动听的歌声让我看到了一个正常山寨少女的本来面目,我突然发现香草原来是一个很漂亮的女孩!她告诉我们,参加完北京的会议回来后,她把在北京看天安门、登长城、见中央领导、见外国人的经历都告诉了同学,同学们很羡慕。她说她长大了要当一个旅行家,看遍祖国的大好河山。 |
二.儿童参与,儿童赋权
1.儿童参与问题分析
在知识及生活技能、调查方法、调查计划制定等培训活动结束后,孩子们明白了儿童也有权表达自己的需求,并有人倾听和重视。30名儿童把自己分成了六个调查小组,每组有妇联干部和老师参与,他们回到社区后,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在村寨里开展入户需求调查,每个小组的孩子们都拍摄了关于这些家庭生活环境、社区、学校、小伙伴及自己生活的大量照片,并写出了相应的文字说明和访谈记录。然后孩子们将调查结果汇总分类,并与老师一起探讨解决办法。通过从现状到未来需要做何努力的讨论分析,孩子们知道了自己该做什么,自己有何责任和义务,还需要社会哪些支持。
“参加这次培训我的前途有了一道光明之路,不用担心要面临辍学回家,你们就像二月的一缕阳光,照耀着我,让我们这些孤儿的信心倍加。以前因为没有钱,所以没有理想,我现在的理想当一名空姐,因为我们从小生长在山里,没有到过更远的地方,连飞机都没有见过”。
--穆仙,孤儿
“我每次来参加活动都是我的荣幸。我们小时候很困难,不能上学,不能多吃,不能穿好,又失去了不争气的父亲。是您们的支持,温暖了我的心,伸出援助之手帮助我们度过难关,原来卖去的田地又买回来了。我希望每次都能来这里上课,我一定要大胆发言,大胆说,专心听课,我要努力奋斗,努力地回答老师问题。”
--相用, 孤儿
2.儿童权利与自信构建培训 为了培养孩子的自信、自强、自立信念,在儿童权利暨建构儿童自信培训班上,孩子们用《儿童权利公约》纸牌对照现实生活,讨论自己应享有的各项权利;讨论现状;畅谈理想;对照现状和理想,思考自己将如何行动?在行动中谁是关键?“我”要做什么努力等。通过“愿景描绘”活动,孩子们想当教师、医生、军人、艺术家、球星、歌星、工程师、警察的理想不断被地孩子们重申。在“现实”通往“理想”的“过桥”活动中,孩子们看到了“我”的作用,清楚了主掌命运的主人是自己,并树立了自我奋斗的意识和决心。(左图意思为通向理想之路怎么走的思考)
把水送给快要渴死的人喝,这样可以让他们有新的生命,让他们不再为喝不到水而发愁。太阳照在花草树木上,这样可以让它们得到阳光的照料,让它们生机勃勃。而开展这三次活动对我们真是帮了天大的忙。起初我来的时候,伤心极了,没有父母,没有学习的机会,我觉得我面前一片黑,但我受到帮助以后,我重新走进学校。我的父母已经不能再活过来了,但从现在起,我不再悲伤,不再难过,我又一次找到了自己,提升了自己对世界、社会的看法。我觉得每一个地方都有不幸的事发生,但在很多人的帮助下,他们不再困难了,我觉得人间处处有真情,有真爱。
--国登,孤儿
我有了很大的变化,我变得大胆了,勇敢了,有了很大勇气,不再是抑郁寡欢默默不语的我。
--晓花,孤儿
3.儿童参与社会动员
为了动员全社会帮助自己解决问题,一些艾滋病致孤儿童积极参与到一些社会动员活动中,用自己的声音来说服世界。
2003年11月30,三个来云南的艾滋病致孤儿童代表,第一次在关怀受艾滋病打击儿童社会动员会上向中央领导和媒体讲出了他们的困难,讲出了社会支持对他们的影响,也讲出了他们的希望。他们的声音引起了中央有关部门的快速反应。这些部门迅速深入实地,了解了这些孩子的处境和有效的解决经验并且开始了有效的救助行动。(右图为儿童在高层座谈会上发言)
三、妇女干部及相关部门的能力建设
妇女干部虽然热情、细心、耐心,可村寨里的妇女干部很多都不识字,怎么能做得了心理支持工作呢?乡里的妇联干部受过高等教育,但一方面没有做儿童心理支持的经验,另一方面从乡里往村里跑,肯定不能保证在村里的经常性工作。怎么办?
--副县长
根据需求调查,大家都同意家庭抚养能力和教育能力需要提高,儿童也需要强有力的心理支持。但如何实施这些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成了问题。经过培训班上儿童心理专家的点拨,妇女们知道可以通过观察儿童的情绪和行为表现异常来识别儿童的心理问题,可以通过多种语言和的非语言的形式来倾听儿童的需求,可以用日常的为人父母之道给予孩子爱和教育,可以用多种行为包括和孩子共同探讨未来来来抚慰受到剧烈心理打击的儿童。
通过这个卖羊游戏,我体会到,自己觉得好的不一定是别人需要的。帮助孩子也一样,一定要看孩子需要什么。
--位村妇女干部,心理社会支持培训班
参加了培训,我对下一步工作很有信心。我理解心理关怀其实就是日常关心,满足他们的基本物质需求,给他们家庭温暖,爱、关心、拥抱、抚摸、安慰和鼓励等,通过和他们做游戏、讲故事、画画、写字、唱歌、跳舞等让儿童表达自己。
--位乡妇联干部,心理社会支持培训班
家庭、学校、邻居以及民政和劳动部门在儿童的生活、学习和成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项目中,在县政府的领导与协调下,这些支持体系也定期、不定期召开会议和培训,分析儿童面临的具体问题和有效的解决办法,以更好地为儿童发展创造支持性环境。
孤儿就是孤儿。他们为何失去了父母,对我来说不重要。我只知道,每个孩子都有受教育的权利。除了老师,同学们都不知道他是艾滋病遗孤。我们要保护他,不希望他遭到不必要的歧视。
--小学的校长张成仁
四、可持续性发展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使命是保护每个儿童。在中国,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策略是通过和政府、非政府组织、社区、家庭和儿童本人的合作,创造适合于当地实际情况的有效的支持模式,并通过制度化和规范化,来支持当地社区持续开展活动,支持国家在其他地区推广类似工作,以保证项目点以外的儿童得到支持。
民政部已经向德宏地区投入430万元,教育部投入380万元,解决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生活、教育和医疗卫生保健。云南省政府在艾滋病预防关怀方面每年投入3000万元专项经费,其中向德宏州投入1100万元。
--云南省艾办,王云生
全国范围内,民政部投入2000万,各省也有相应的经费和人员投入.
--民政部,安宁
现在我们县政府在关怀受艾滋病影响儿童方面已经形成专门的政策和投入,也建立了队伍,我们会持续把这件事做好。
--盈江县副县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