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联合会副理事长谈残疾人抽样调查(实录)
2006-04-11

残疾人联合会副理事长谈残疾人抽样调查(实录)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理事长程凯(中)、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办公室副主任陈新民(左)、标准组组长韩纪斌做客嘉宾聊天室。

4月10日,新浪网邀请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理事长程凯、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办公室副主任陈新民、标准组组长韩纪斌做客嘉宾聊天室,与广大网友就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进行交流。以下为聊天实录。
 
  主持人:各位亲爱的新浪网友大家好,欢迎您做客嘉宾聊天室。今天我们请来了三位嘉宾,分别是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领导小组成员兼办公室主任、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理事长程凯先生,就是我身边的这位。中间的这位是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办公室副主任陈新民先生,坐在最左边的那位是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办公室标准组组长韩纪斌先生。请三位和网友打声招呼。

  程凯:大家好,欢迎大家关注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关注残疾人,关注残疾人事业。

  陈新民: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出来以后,希望大家会有新的发现。

  韩纪斌:大家下午好。

  主持人:除了电脑参与,您还可通过手机访问新浪网,在移动中关注聊天全程,手机新浪网的网址是:3g.sina.com.cn。

  我们知道,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从4月1日就已经开始了,这次调查将历时2个月时间,5月31日结束。请程理事长首先给我们介绍一下什么叫做抽样调查?它的方法是什么?

  程凯:所谓抽样调查,不是普查的概念,普查是所有家庭都要参与。抽样调查是随机抽取样本,通过对样本进行调查、分析、汇总,得出数据,然后以调查的数据来推算我们需要调查的一些具体内容的过程。

  主持人:我们这次为什么要开展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

  程凯:建国以来,我们国家搞过第一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是在1987年,那次调查,对于国家各级政府了解残疾人的状况、数量、结构、分布、需求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说,那次抽样调查,直接推动了中国残疾人事业的发生、发展,并且极大地改善了残疾人的状况,可以使得各级政府、全社会更具体真切地了解到残疾人的一些生活状况,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的制定,各级残联组织的组建和发展,都和1987年第一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有直接的关系,但是从1987年到现在以来,我们国家的经济各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包括残疾人事业也有很大的变化。

  20年前的调查结果,来指导设计我们现在的残疾人工作,国家保障残疾人的各项法规政策,显然很多东西不能反映现在变化的情况,为了更加准确地掌握我们国家前的残疾人状况,为国家制定现在和未来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政策法规,更好地为残疾人提供服务,提供更直接的、更科学、准确的依据,经国务院批准,我们从2年前开始筹备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

  主持人:这次调查主要包括哪些方面呢?

  程凯:这次调查,从调查内容来讲,当然包括残疾人作为一个社会人,它所有的社会调查项目,包括他的家庭、经济状况、生产生活状况,当然也包括残疾人作为一个特殊群体的特殊需求,包括他们的就业、康复、教育、文化、生活等各方面的需求。

  总的来讲,涉及到残疾人和残疾人工作者的方方面面,大概有52的具体的调查项目,包括残疾人的自然状况、社会的状况,包括他们的社会保障情况,他们的经济水平,也包括他们现在教育就业、享受社会保障的状况,以及他们在特殊的一些需求上面的愿望,当然也包括了社会对于残疾人和残疾人群提供帮助的一些基本信息,这些信息有52项之多。

  主持人:很多网友对这次调查非常关注,尤其是一些残疾人网友。

  网友:我是一名颚裂3度的青年,说话不清楚,这次能不能办理残疾人证。

  主持人:涉及到这次调查的范围问题,请韩组长来谈一下。

  韩纪斌:这次全民调查的标准,和第一次抽样调查相比,首先是一个保持延续性,在这个基础上。有几个变化。

  第一个是类别的变化,原来是视力残疾、听力语言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病残疾,五类。这次改为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六类。把听力语言残疾分列为听力残疾和言语残疾两类。

  第二个是名称的变化。把原来的精神病残疾改为精神残疾,还有就是把原来的综合残疾改为多重残疾,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所规定的残疾类别及名称保持了一致。

  第三个是标准的变化,这次应用了《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标准规范各类残疾的定义,使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残疾评定量表》来描述残疾人的功能状态,采用《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和国际疾病分类ICD的编码系统,对有关残疾的数据进行编码,使数据与国际接轨。

  第四个变化是残疾标准在尺度方面的变化。首先,分类中的听力残疾,其中每一个分级上有5-10分贝的变化,从第一次调查到现在,20年的时间,世界卫生组织对于听力障碍和残疾的分类有了很多变化,包括分级的变化,我们的依据也是以他们为准。

  其次,言语残疾的问题,上一次说过,言语残疾是作为听力残疾中的小的类别,这次作为一个独立的类别,包括致残原因的变化等等,我们加入了刚才说的颚裂的言语障碍,以及其他相关的疾病导致的言语残疾。

  第三个就是肢体残疾的范围有所扩大,在肢体残疾最轻的一级(四级),新增加了四类,一个是单侧拇指的全缺失,第二个是单足跗跖关节以上缺失,第三个是双足趾完全缺失或失去功能,第四个是侏儒症,就是指身高不超过130厘米的成年人。在这次抽样调查中,我们用了国际上比较通用的标准、方法和工具,以及相应的测试方法。

  程凯:网友提的问题是有过颚裂的经历,现在还是一个颚裂患者,过去在87年可能是不定为残疾人的,这次的调查,根据医生的诊断,会把他定义为言语残疾,会对他将来的康复和相关的服务,可能会对他产生一些积极的影响。

  网友:我是一名肢体残疾人,不知道这次残疾人抽样调查是否会上门服务,我想获得这样的资格,这次的调查会为我们带来什么好处?福利上有什么改善?

  程凯:这次调查都是入户上门,就是只要你所居住的小区,就是你的家所居住的地方,对这次随机抽样抽中,就是说成为了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的调查小区,我们将有经过专业培训的调查员和专业培训的医生,上门来,为你进行调查服务,包括对你进行诊断和是否是残疾人的判断过程。

  这次按照国务院和国务院领导的要求,我们把调查的过程以帮助困难群众,特别是有残疾的困难群众,当做一个为他们服务的过程,不管你所在的地方是城市还是农村,只要你成为了这次抽样的对象,都会有人上门为你进行服务。

  陈新民:很多残疾人都关心,这次调查完了对残疾人有什么优惠政策,就是有什么好处,老百姓最关注这个。咱们国家在这次调查以前,国家采取很多措施帮助残疾人,这些措施就变成了国家的法律,地方的法规,咱们国家现在大概有36、37部法律,里面包含有维护残疾人的政治权利、经济权利、家庭权利的内容。

  还有31个省市自治区的政府和市级政府都出台了一些强制性的规定,这些法律的规定随着国家的发展,标准在不断提高,范围在不断扩大。举个例子说,过去国家还有农业税,很多地方政府减免了生活比较困难的残疾人的税,这个税没有了,还有一些优惠措施,比如说有些费,还有一些乡里面出工出力,对残疾人进行减免,残疾人子女的入学和补助。

  最近《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还要修改,我相信这些扶助的规定的标准会提高,残疾人朋友获得的实惠和好处应该比过去还要多。

主持人:就业问题是现在大家普遍关注的一个话题,对于残疾人来讲,更加如此。

  网友:我是一名身体有轻微残疾的在读硕士研究生,但是我从高考到考研都遇到了别人不可能遇到的困难,现在我也面临着就业的压力,尽管我的智商很正常,但是身体上存在缺陷,就面临着比别人更多的困难。对于这个问题,怎么去更好地解决?怎么更好地为残疾人服务?


 
 
  
 
 
 
  程凯:这位朋友是在读的研究生,我们看到这个消息很高兴,从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咱们国家残疾事业10几年来,全国已经有将近1万名残疾的大学生走出了大学校门,走入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支有特色的力量,每年都有一千名左右的残疾大学生,残疾的考生通过高考走进大学校园。

  总的来讲,现在社会上残疾人就业的难度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这个网友提的问题,我觉得第一国家对残疾人就业有很多政策。有三类方式,第一个是集中就业,第二个是按照比例就业,按照保障法的要求,所有社会组织都要按照1.5%的比例接纳残疾人就业,只要你是一个有信心,有文化的残疾人士,按照上述两个国家推动残疾人就业的政策,都可以就业。

  前两天我到山东大学,遇到了山东大学校长展涛,他说希望我给他推荐一个坐轮椅的残疾人士到大学去执教,我们的大学都可以接纳残疾人到大学去执教,我想你做好准备,有了良好的专业素质,经过残疾人职业教育机构的指导和帮助,一定能够找到你自己喜欢和适合你自己的工作。

  网友:公务员考试不欢迎残障人士。

  陈新民:公务员考试是一个热门,残疾人也参加公务员考试。当时公务员考试修改时,也征求了残联的意见。当时有一条是写的是身体健康,我觉得按照一般对健康的理解,对残疾人是个限制,不利于他们考公务员,其实残疾和健康不搭界的事情,我们现在建议把这条改为:身体条件适合岗位需要。不是所有岗位都适合所有健全人,不是所有跟为都不适合残疾人,绝不是说所有公务员的岗位都不适合残疾人,适合不适合,一是个人的素质,二是这个岗位给他的条件,今天的聊天室,如果没有座位,都在这站着,就没法聊天了,我讲的例子就在于给他提供的条件和平台。

  说到公务员考试,我们也收到了很多这样的投诉,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报上进行了一些披露。我记得中国青年报有一些典型案例,情况很复杂,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公务员的招考过程中,社会上对残疾人的歧视和偏见还或多或少起了一定的作用,我想对待这个问题,一方面残疾人本人要正确对待,第二残疾人组织要起来为残疾人说话,第三个就是要改变这个现状,是一个比较长的过程。

  但是残疾人朋友不要气馁,有困难找残联,找组织,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有新修改的公务员条例,我想会让更多的残疾人获取录取公务员的平等的竞争机会,这也是残联组织和各级政府要做的。

  程凯:事实上,现在在我们中国残联,还有各级残联,每年都有通过公务员考试加入到我们残联工作者或者残疾人工作者队伍里面的残疾人朋友,残联有16%-17%的工作者是残疾人士,都是这些年大学毕业考到中国残联的,完全通过公务员考试考进来的,这位朋友准备好了,如果有信心,我相信欢迎你的不光是残联,可能相当多的相关部门也会越来越欢迎我们走如到公务员的队伍里面。

  陈新民:去年有一个残疾人公务员考试笔试是第一名,后来被单位用各种理由搪塞了,但是后来残联录取他了,这个歧视的本质就是基于对种族和民族、残疾、身体、宗教、性别等等,把一个人区别对待,限制他发展的权利,减少他发展的机会,是这样实质性的,我想改变这种状况真是需要长期的大家的努力。

  主持人: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不光是残疾人士的问题。刚才谈到大家关心的就业的问题,除此之外,还有生活救助、子女升学方面的问题。

  网友:残疾人康复用品价格非常昂贵,中国很多家庭感觉消费不起。

  程凯:这个问题很具体,说明今天关注我们话题的朋友,很了解残疾人工作,也许自己就是有这方面需求的人。应该讲我们国家的社会保障水平是初期的,应该是低水平的。怎么这样讲?就是它的保障标准、范围和种类还是以保障人们生活最基本的需要,比如吃饭、住房、就医,当然就医还在努力地提高保障水平,残疾人和低收入人群接受社会保障方面也是一样的,他们现在得到的也只是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像残疾人离不开的一些康复服务,和一些康复的技术的支持,的确现在面临着,一是没有纳入到我们国家的社会保障的范畴,残疾人需要一个轮椅,需要一个假肢,需要一个助听器,需要一个白内障的晶体,除非你加入了医疗保险,但是公费医疗和医疗保险都是很少数的,很多人没有达到这样的水平,一旦有了残疾人的障碍的影响,需要克服障碍,就离不开这些辅助工具的帮助,在这个时候,困难是很突出的。

  我们国家残疾人的康复用品还处在起步阶段,我们国家绝大多数的残疾人用品也还是要通过一些慈善的捐赠来送到残疾人身边,由政府捐赠的免费用品在一些大城市可以达到,其他小的地方都很难得到捐赠。残疾人的用品是个性化的,不可能批量生产,生产残疾人用品的厂家他们的生产成本和销售都不可能像其他商品那样成规模,并且用规模效益来达到市场份额。

  再加上我们国家相当多的残疾人还是靠国外产品的引进,比如说助听器,基本上没有国内产品,绝大多数都是国外产品,我们自己的残疾人用品生产企业缺乏或者还没有得到很好的保障支持,以低廉的成本生产出个性化的产品,我们都是依靠国外大品牌大公司的产品,加上残疾人用品的需求还没有纳入到社会保障的范畴。

  这位朋友说得很对,相当多的残疾人在需求康复服务和康复用品方面,他们面对两难的局面,渴望但是得不到,我们现在也在努力地帮助他们。比如现在我们努力实现一些常见的用品的国产化,降低它的成本,第二方面,我们也努力扶持一些生产残疾人用品的企业,能够参与到残疾人的服务中,同时我们也在呼吁各级政府对于残疾人的康复需求用品需求逐步纳入到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障的范畴里面去,使越来越多的残疾人能够买得起、用得起他们迫切需要的残疾人用品。

  陈新民:现在残疾人的器具进口的很贵,3万、5万、8万,真正能够提供残疾人需要的价廉物美的器具比较少。前些年我们主要致力于假肢,应该是价廉物美,希望残疾人朋友能够买到好的假肢,还有一些是能够满足他的日常生活的普通型的假肢。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残疾人这方面的需求也会越来越提高。

  程凯:最近中国残联和中国科学院和科技部的帮助下,我们致力于推动中国国产的技术,能够技术集成为残疾人朋友提供国产化的康复用品,包括残疾人手杖、电子耳蜗,电子耳朵是高科技的生物电子产品,植入人们的耳朵,把完全聋的孩子的听力重建,现在只有三个国家可以生产,一个电子耳蜗在20万左右,现在通过一些人的帮助得到奥科技的产品,现在我们通过国家自己科学研究的力量,推动自主的科学创新,特别是对新的技术的集成,把我们现在成熟的技术集成起来,来形成服务残疾人朋友的产品,希望能够在短的时间内有好的产品服务给我们的残疾人朋友。

  主持人:这对于广大的残疾人朋友来说也是一个好消息。
网友:我想问一下农村的残疾人如何抽样调查?抽样调查的过程公开吗?

  陈新民:这次抽样调查,我们全国抽了734个抽中县(市、区),对于农村的调查,我们就是抽中4个乡镇,每个乡镇有8个调查点,主要是在农村,调查的方法是对一个县抽中的3千多人,几百户人进行入户登记,残疾人筛查,先筛查,把疑似残疾人找出来,然后定残、分级,把残疾人确定下来。农村残疾人和城里的一样,如果调查方便,调查员可以到家里去 。

  同时这次调查党和政府非常重视,调查中有小礼品,如果他们有什么需求,可以向调查队提出来,我们可以对他进行一些帮助。

  网友:为什么要单独开展这次抽样调查,而不是和人口普查或其他调查结合起来?

  陈新民:有很多人,包括政府部门都问,说如果和人口普查在一起,既省钱又省事,我们当时有这个想法,98年人口普查时,我当时跟他们谈,能不能把残疾人的调查放在一起搞,统计局说已经做了这样的安排了,当时有两个表,一个短表一个长表,在家庭健康状况时单列了一项,但是他们后来说不可行,说残疾人的调查需要专门的人员(医生)携带一些器具进行残疾人的定残、分级,这样的调查一般人做不了,调查时间、调查方法、调查对象、调查人员和其他的调查都不一样,我们是综合性的专业调查,由于特殊性,没法和人口普查在一起,这是国家统计局多年统计的专家提出来的,这样的话,我们就专门进行一次残疾人抽样调查。

  抽样的方法是一种科学的方法,就像医生验血,抽一滴血就可以了解你全身的健康情况,完全可以推算出全国和省的残疾人的数量,是科学的。

  程凯:也是国际社会普遍采用的方法。

  主持人:这次调查是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第一次是在1987年,请程理事长为我们介绍一下1987年第一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

  程凯:第一次抽样调查,距离现在已经19年了。那个时候咱们国家改革开放也就不到十年,各项社会事业都在重建过程中,当时国务院的重视和各有关部门的支持下,由当时的民政部、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中国盲哑协会,在三个部门下开展的,那次也是抽样调查,大概涉及150万的样本量,占当时人口的千分之一点五,这次是千分之二,那次调查也是一个非常严格和严肃的过程,完全是按照科学的统计和调查过程进行的。

  那次调查,最让我们难忘的是国务院直接领导重视那次调查,那时的残疾人状况和现在很不一样,当时1987年调查的时候,我们国家智障的儿童的入学率不到6%,一百个孩子只有6个孩子有义务教育的经历,能不能巩固还不好说,近50%的成年的残疾人没有就业的机会,50%的残疾人没有婚姻的经历,60%是文盲或者全文盲,这个状况是很让人吃惊的,调查结果是4.9%,按当时计算是5164万人,这个庞大的数字让人很吃惊,这么多残疾人,状况这么让人担忧,所以才进一步引起了国务院、各级政府和社会团体对残疾人的关注。

  1987年第一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是我们这次调查的重要的参考,更重要的是做好这次抽样调查的很好的前提。

  主持人:这次调查有什么变化?

  韩纪斌:首先是对7岁以上的疑似残疾人和6岁以前的残疾人进行一个登记,之后的专业调查是由6类的专科医生大概有6千名,根据各自的专业背景包括现在地方培训以后,掌握的通用的方法来进行筛查、定残和评级。听力的残疾和视力的残疾,在医院查视力时查视力表,测听力时有一个视听设备,分级我们仍然沿用87年调查的标准。听力有5-10分贝的变化,这次的根据也是引用了一些先进的仪器。

  言语的残疾是新增的类别,根据言语残疾的特点和造成言语残疾的各种原因,设计了四类图片,比如看图说话图片、情景描述图片,用录音笔进行清晰度的测试,这是在言语方面的变化。

  调查比较复杂的部分在于智力和精神的残疾抽查,有一些家里不愿意报,在医生调查的时候,只能简单地询问,我们经过研究,采用了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比如在6岁以下儿童测试上是EST进行筛查,然后进行诊断。17岁以上我们对标准进行重新修订,我们和社会卫生组织达到了能够保障测试结果的稳定性、准确性的基本要求。

  在精神残疾的测试方面是很难的,这次委托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采用的检查表是国内最先进的,我们也进行了修正,包括它达到我们这次残疾人调查的要求。

  刚才讲的这些是方法的变化,我们首先讲残疾人标准变化第三点就是跟国际接轨,有一个ICF的应用,世界各国家都搞这样的专项调查,但是没有一个共同的语言,简单说ICF是描述残疾人功能状态的通用的语言,就是在这样的前提下,世界卫生组织把这个推荐出来,作为世界各国搞残疾人调查的标准,这次不光是对身体健康、社会状况的全面描述,现实了残疾人生活的多维的方面。

  程凯:更加科学、更加准确。

  主持人:这一次要抽查260万人,260万人的样本量是如何确定的?能够准确测算出全国残疾人的数据吗?

  陈新民:是根据研究确定下来的。第一要满足全国推算残疾人总数及分类别残疾人数的需要。第二要满足省一级推算残疾人的总数和分类别残疾人的基本需要。

  现在看来,如果没有一个比较大的样本量,保证不了这样的需要。如果按照87年的样本量,具体到省里非常少,拿这个非常少的量推算全省的量显然是不可取的,要想增加精神残疾人,就得怎么整个样本量。经过研究,觉得千分之二的量还是比较合适的。

  程凯:再大就浪费了,再小科学的依据就受到影响了。

  网友:我不是残疾人,家里也没有残疾人,这次调查和我们有关系吗?

  陈新民:很多时候我们也吃了闭门羹,说我们家没有残疾人,不让调查。我们需要在所有的残疾人当中,把疑似残疾人找出来,然后医生进行鉴定,确定他们是残疾人,最后调查处残疾人占所有人群的比例。我们入户的登记表,包括家庭成员的特征、状况等等,最终确定残疾以后,把残疾人的数据和情况和所有家庭进行对比,看看他们的特点和差距。

  我想调查到的家庭都能够积极配合,残疾人调查不光是残疾人的事,是大家共同的事情。

  主持人: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的聊天要结束了,请三位嘉宾每人和网友说最后一句话。

  程凯:这次的调查有一个口号,就是“真实地了解,真挚地关爱”,我们希望大家能够支持这次残疾人抽样调查,进而了解、帮助残疾人,使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加和谐,让我们更加互相理解。

  陈新民:不要把残疾人特别地特殊化,残疾人只是社会人群差异性的一个表现。在社会当中,没有人是无所不能的,也没有人是一无所能的,我们希望大家生活在互相尊重,平等、权利得到保证,发展机会能够平等的社会中,我想这也是和谐社会最重要的一点。

  韩纪斌:谢谢大家对残疾人事业的支持。

  主持人:感谢各位网友关注我们今天的聊天,也希望大家继续关注残疾人事业。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