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矫正智残儿童的语言障碍 (转载)
2006-04-05


 
 
    语言是人的思维工具,与人的思维有着密切的联系,智残儿童由于大脑受到损伤,大部分存在不同程度的语言障碍,口头语言表达能力表现为语法简单、词汇贫乏、发音不准、吐字不清等特点,智残儿童的语言障碍严重影响了思维的发展,如何矫正智残儿童的语言障碍,培养其语言功能和思维能力,为此,我们进行了有关探讨:

一、智残儿童语言障碍情况调查

我们对全校76名智残儿童进行了调查,发现52名智残儿童存在不同程度的语言障碍,根据调查情况和长期教学经验,我们总结出智残儿童存在的语言障碍主要有:

(一)构音困难

构音困难是指发声器官在构音过程中构音的方式、位置、速度、强度或动作协调发生问题以致发生的语音错误,这类智残儿童占69.2%,主要由于发音系统各器官的损伤或大脑皮层语言中枢损伤造成的。

(二)声音障碍

  这类智残儿童占5.8%,他们在声音的音调、音量方面存在缺陷,有的声音很尖,象用假声说话,有的声音很小,别人听不清楚,主要原因是它们对声音的区分能力差,以及在言语器官上存有缺陷。

(三)失语症

失语症主要为运动性不完全失语症和感觉性失语症,其中运动性不完全失语症占失语症智残儿童总数的20%,感觉性失语症占80%,失语症智残儿童占语言障碍智残儿童总数的19.2%。患运动性不完全失语症的智残儿童,有的能说出少数个别语音,不能从语音构成词语和句子,有的只保留了一些熟悉的单词和短语,语言重复特别多;患感觉性失语症的智残儿童,能模仿别人说话,但理解能力差,听不懂说话的内容,他们常常说话很多,喋喋不休。

二、智残儿童语言障碍的矫正与训练

为了使智残儿童能与人正常交往,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我们针对构音困难、声音障碍、失语症三类语言障碍智残儿童的特点,循序渐进地制定了不同的训练步骤,采用多种训练方法,补偿智残儿童的语言缺陷,矫正智残儿童的语言障碍。

(一)对智残儿童构音困难的矫正与训练

构音困难的智残儿童,口齿不清,发音困难,发唇音、齿音障碍较为严重,语言单调反复,针对这类智残儿童的特点,我们采取的训练方法主要有:

1、发音器官训练法

语言是由于人类的发音器官协同动作产生的,存在语言障碍的智残儿童由于发音器官缺陷,造成发声时不协调,影响了发音的准确性,我们自编了一套发音器官训练操,训练时老师说口令,智残儿童在音乐声中听着口令进行发音训练,以矫正其发音缺陷。发音器官训练操分三节,第一节是舌操,通过舌体的伸缩运动和舌尖的上下运动、左右摆动,训练舌的灵活性,具体方法是这样的:“小朋友,请做好,跟我学舌操,舌头伸出来,伸―伸―伸―伸,舌头上下舔,上―下―上―下,舌头左右摆,左―右―左―右”; 第二节是发音训练,发音时让学生用手触摸喉头,感觉声带振动,具体方法是这样的:“小朋友,仔细听,跟我学发音,嘴巴张大来,a~a~a ,嘴巴圆起来,o~o~o , 嘴巴扁起来,e~e~e ”; 第三节为拼读训练,通过上下唇的闭和、离开,学习音节的拼读,具体方法是这样的:“小朋友,认真听,跟我拼一拼,b―a―ba , ba , ba ; b―o―bo , bo , bo ; p―a―pa , pa , pa ; p―o―po , po , po ; m―a―ma , ma , ma ; m―o―mo , mo , mo ; d―e―de , de ,de ; t―e―te , te , te 。”训练结束后,老师说:“小朋友,笑一笑,大家齐坐好”,智残儿童紧张的面部肌肉得到了放松。通过对舌功能、声带振动功能、唇功能的训练,锻炼了智残儿童发音器官的灵活性,为拼音教学、识字教学做好了准备。 

2、模仿发音法

存在语言障碍的智残儿童,往往发音不准,说话含糊,我们要求智残儿童听清语音,仔细观察老师发音示范时的口形和舌位,并对着镜子反复观察自己的口形和舌位,体会发音要领,掌握发音方法,模仿发音。我们把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使用频率较高的字词进行了分类,分阶段为智残儿童制定了不同的训练内容:第一阶段模仿声母、韵母及音节的发音,第二阶段模仿生字的发音,如:眼、耳、口、鼻、手等人体各部分名称;第三阶段模仿单词的发音,如:语文书、数学书、书包等学习用品,衣服、帽子、裤子等生活用品;第四阶段模仿老师说一句完整的话,学习简单的句子,如:我在吃饭,我喝水,我在读书等。为了给智残儿童提供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我们组织智残儿童开展时的口形和舌位,并对着镜子反复观察自己的口形和舌位,体会发音要领,掌握发音方法,模仿发音。我们把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使用频率较高的字词进行了分类,分阶段为智残儿“我会说”的活动,请同学们用普通话说出班上小朋友的名字,说出对父母亲、对长辈的称呼,比一比谁说得最多;我们还组织了“小商店”、“小菜场”的活动,请同学们做售货员,教会他们认识物体的名称,模仿学习字词、句的发音。

3、扩展训练法

扩展训练是一种由字扩展为词、由词扩展为句子的综合训练,我们采用扩展训练法,丰富智残儿童的词汇量,培养智残儿童的说话能力。如:老师出示实物“球”,先教智残儿童学习“球”的发音,指导智残儿童用“球”字组词,说出球的种类―皮球、篮球、排球、羽毛球等,老师再演示“拍皮球、打乒乓球”的动作,请智残儿童说出动作的名称,最后,指导智残儿童说出一句完整的话“谁在做什么”,进行句的训练。

(二)对智残儿童声音障碍的矫正与训练

存在声音障碍现象的智残儿童,听音辨音能力差,不能分辨声音的高低、大小,以致造成发音缺陷,针对这类智残儿童的特点,我们采用了以下训练方法:

1、反馈训练法

反馈训练是一种音高区别训练,训练的第一步是分辨声音,我们用录音机录下这类智残儿童发出的声音,让其分辨声音的高低、大小,知道自己错误的发音,训练的第二步是模仿并调整声音,我们利用录音机录下正确的发音,让智残儿童模仿,反复辨听,通过听觉反馈进行自我检查,不断调整和改善自己的发音,最后过渡到不再需要听觉反馈而能发出正确的声音。

2、听听学学法

声音障碍的智残儿童由于言语器官存在缺陷,听觉感受能力差,听不准别人的发音和自己的发音,准确发音十分困难,因此,我们采用了听听学学的方法。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