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日趋低龄化 少儿博客流行交流“愚人陷阱”
2006-04-04


 
  愚人节前后,上海市初二学生小吴在少年雏鹰网博客频道上忙得不亦乐乎。“我在博客网上认识了很多同学,有上海的,有外地的,还有加拿大的。出人意料的是,大家都在交流‘愚人陷阱’,准备到节日那天‘大干一场’。”

    相互交流愚人招数

    在小吴的指引下,记者登录了中国少年雏鹰网博客频道,在“开心空间站”博客区里,愚人节的“娱人”招数点击率都很高。记者浏览了一下,发现有些是转载的,有些则是小朋友的原创。瞅一眼,还真让人“喷饭”———

    “找一个朋友,让他先说3遍‘老鼠’,然后再说3遍‘鼠老’,待他说完‘老鼠,老鼠,老鼠,鼠老,鼠老,鼠老’之后,立即问他‘猫最怕什么’,几乎可以保证他会答‘老鼠’。”

    “原料:XX牌夹心饼,XX牌牙膏一条。调理方法:拨开两片饼干,去夹心,拿出XX牙膏,挤出适量至饼中,加以粘合,以逼真像样为最高指导原则。到时再准备几片真夹心饼自己吃,自然有fool光顾。”

    小吴告诉记者,他通过博客上的“互通有无”已准备了很多短信、道具、游戏,就等愚人节那天“打包发送”。不过在博客的留言上,记者也看到一些忠告:“玩笑别开过头,在非好友的同学中谨慎使用,不然会引起误会的。”

    倾诉、创作各有去处

    市少年儿童研究中心日前做的一项调研表明,博客正日趋低龄化。雏鹰网网站总编余滢告诉记者,去年8月少年雏鹰网推出博客频道后,4个月后注册用户就达到了10万,如今,用户数在13万左右。“小博客”的年龄集中在10-15岁。

    谈到少儿博客与成人博客的区别时,余滢认为,成人建博客一般是与朋友分享,而少儿建博客多是为了交朋友,因为他们有很多心里话没地方说,所以就放到网页上向其他不认识的小朋友倾诉。

    在“心灵领航舰”博客区里,记着看到了很多倾诉型的文章。一篇题为“我真的想不通!!”的文章说,不管她自己怎样努力,老师总是只表扬她的朋友。文章最后发出了“人生啊……”的喟叹,并且说:“在这里我要谢谢所有听我诉苦的人,谢谢你们!!”。

    加强引导

    市少年儿童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75.9%的人参与网络日志交流后,增进了彼此的了解和关心;但由于缺乏防范意识,59%的孩子透露了地址,61%泄露了一些联系方式,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其次,有些孩子每天不上博客睡不着,这种心理依赖可能导致网瘾。在博客上,记者还发现了“向所有人公开,只对父母保密”的问题。

    对此,市少年儿童研究中心主任杨江丁认为。博客是少儿表达的一个渠道,家长、老师一方面应保护孩子的这种表达空间,不轻意干涉;一方面应加以引导,做到“虚拟教育”与“现实教育”相结合。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