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独生子女六成感孤独
2006-04-04

一项有6000余人参加的题为“80年代独生子女的孤独与亲情的调查显示,61.3%的人认为,独生子女更孤独寂寞,幸福与悲伤很难与人分享;66.9%的人希望家中能有兄弟姐妹与自己做伴。

 

孤独是挂嘴边最多的一个词

  中国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实施计划生育政策,现在已有近1亿被戏称为小皇帝的独生子女出生。其中,“80一代独生子女已经长大成人;第二代“90也进入了花季年龄。尽管对于他们中的大多数而言,和父母的亲情仍然十分紧密,但与以前那种父母兄弟姐妹共同生活的传统家庭模式相比,独生子女们更加孤独寂寞。

 

更注重朋友和友情

  在信息化的现代社会,网络是中国独生子女们与朋友交流的重要方式,网上交友、聊天成为他们当中的流行时尚。而这种虚拟的沟通方式由于更容易伪装和欺骗,又让他们不得不防,这也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他们交友的谨慎。

 

   渴望被理解又对建立亲密关系疑虑重重,独生子女一代对待世界的矛盾做法让不少人感到困惑。有社会学家分析说,中国的独生子女接受的是正规传统的教育,父辈的道德准则还是他们潜意识里的金科玉律。同时,大量的外来文化、生活方式、道德行为准则也给他们带来了冲击。因此,在他们的人际交往中,表现出两种文化的交错影响。

 

普遍崇尚美好的爱情,重视婚姻

  最考验独生子女们情商的无疑是爱情和婚姻,第一代独生子女如今都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调查显示,他们普遍崇尚美好的爱情,重视婚姻,与上一代人不同的地方在于,他们对感情独立的要求更为强烈,对婚前性行为的接受程度更高、观念更开放。

 

独生子女们需价值观的引导

  在小皇帝的父辈和社会学家看来,亟需对处在社会转型期的独生子女们进行价值观的引导。目前,中国正在进行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个为荣、八个为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周强日前表示,青少年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帮助他们明辨是非、美丑、善恶,对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

  天津社科院的郝麦收教授认为,从青少年做起,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正当其时。在适当的引导下,中国的小皇帝们定能够趋利避害,扬长避短,增强合作意识和能力,实现身心重构,承担起未来的社会责任

                                                                                          【转自中国新闻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