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国华裔女童患血癌 急寻重庆血亲骨髓(组图)
2006-04-03

养父母24小时在医院陪伴孙静仪

驻温哥华总领事馆发来的特急求助函



到温哥华不久的孙静仪


    核心消息

    本月28日6点38分,中国驻加拿大温哥华总领事馆给市外事办发来特急求助函:一名来自重庆、被加拿大温哥华一华裔家庭收养的3岁女童罹患血癌,情况危急,急寻亲属、甚至亲生父母,希望近亲中能有合适的骨髓捐赠者。

    跨国挽救小生命,重庆立即行动。经过紧急、艰苦地查找,发现这名女童原是3年前黔江城东官坝捡拾的弃婴。

    生存机会仅十分之一

    现年3岁的华裔女童孙静仪和养父母居住在加拿大温哥华市,孙静仪本是一名弃婴,生活在市儿童福利院中。2004年3月,渴望拥有一名女儿的加拿大夫妇孙大伟和罗燕玲经领养机构的安排,到重庆领养了当时还未满1岁的孙静仪。

    来到加拿大生活后,活泼的小静仪给孙大伟夫妇带来了许多快乐。然而2005年6月,静仪突然被诊断出患有白血病,温哥华市不列颠哥伦比亚儿童医院的医生认为,她只有50%的生存机会。在5个月时间中,小静仪接受了5次痛苦的化疗,一开始显示化疗效果良好。然而今年3月中旬的一次例行验血检查中,医生震惊地发现小静仪再次病发,目前她正在接受第6次化疗,医生认为她存活的机会仅有十分之一。

    大海捞针找匹配骨髓

    据医生称,小静仪惟一的生存机会,就是接受匹配的骨髓移植。通常情况下,匹配的移植骨髓都能在家人中间找到,可是小静仪是孙大伟夫妇从中国领养的女儿,因此他们的血液和小静仪并不吻合。由于小静仪是弃婴,市儿童福利院也没有她亲生父母的任何资料。

    孙大伟夫妇还希望能从加拿大血液服务机构登记的华人骨髓捐赠者中间寻找匹配者,他们已经呼吁当地华人踊跃登记捐献骨髓,因为就算找不到适合静仪的骨髓,也可让其他人受益。

    据小静仪的姑妈孙特丽称,为静仪寻找到匹配骨髓的概率就像大海捞针一样渺茫。孙特丽说:“我们最可能从亚裔社区中找到匹配的捐赠骨髓,但老实说,这一匹配概率就跟大海捞针一样。但我们仍然不放弃希望。静仪正在和死神作斗争,骨髓移植将是她惟一的希望。以我看来,如果她继续接受化疗,那只会延长她几个月的生命。”

    养父母24小时陪伴

    目前孙先生夫妇几乎每天24小时陪伴在女儿的病床边,两人轮流在医院中守夜。为了照顾女儿,养母罗燕玲已在自己工作的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理工学院请了长假,而养父孙大伟也得到了公司领导的温情关照,可在白天到医院中陪伴女儿。孙大伟说:“她现在的状况非常不好,不仅腹泻,并且还咳嗽和发烧。”

    3岁女童抗争病魔

    与白血病做斗争的静仪尽管只有3岁,但却表现了顽强的斗志。化疗让静仪掉落了大部分头发,并且导致她口腔发肿,难以进食,需要喝流质食物,但小静仪仍然以顽强的勇气坚持了下来。

    姑妈孙特丽说:“静仪是一个非常可爱的女孩子,我们非常非常爱她。医院护士每次都对我们说,尽管面对痛苦的化疗,但静仪仍然那么勇敢,那么惹人喜爱。我认识一些接受同样化疗手术的成年人,但她显然比他们更勇敢。”养母罗燕玲说:“如果不是她的勇敢鼓舞了我们,我们也未必能坚持到今天。她真的是一个战士。”

    华人纷纷登记捐骨髓

    急需骨髓移植的小静仪牵动着众多加拿大华人的心,温哥华多个华人社团纷纷呼吁华人社区、尤其来自中国重庆的华人登记成为骨髓捐赠者,加拿大多个中国同乡联谊会也呼吁会员进行骨髓捐赠者登记,帮助急需寻找匹配骨髓的孙静仪。加拿大中国商会会长练子乔希望能借这种行动发扬华人社区的互助精神。孙静仪养母的同事凯莉·沃路斯在校园内发送了3000多份呼吁传单,她对记者说:“人们踊跃报名,都想能提供帮助,那种情形简直令我想哭。”

    中国领事馆全力协助

    华裔女童孙静仪急需寻找匹配骨髓的事,也引起了中国驻温哥华总领事馆的高度重视,中领馆总领事田春燕表示,中国政府方面将全力配合救治小静仪的工作。

    田春燕称,小静仪被温哥华的爱心家庭收养,却不幸患上绝症,总领馆将全力协助抢救她的生命。田春燕说:“我们会尽力协助他们,我们正在想办法,但现在不知道能做得怎么样。我们想通过我们的渠道尽最大能力进行帮助。”

    相关新闻

    挽救小生命重庆在行动

    收到中国驻温哥华总领事馆的求助函后,重庆各界迅速行动,跨国营救立即展开。

    最近两天,市外事办、市红十字会、市儿童福利院、市收养登记管理中心等单位已火速展开了跨国大营救:寻找匹配骨髓、寻找当年弃婴父母。

    昨晚,市外事办涉外处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已多次联系孙静仪的养父母,目前在等候孙静仪的病历及资料。期望能在我市的骨髓库中找到匹配骨髓。

    三年前

    黔江城东捡拾弃婴

    当然,最好能找到孙静仪的亲生父母。但事过三年,大海捞针谈何容易?

    市收养登记管理中心潘鸿滨主任介绍,众多部门联系后,采取“倒查”方式,终于查到了有用信息:孙静仪曾用名黔怀和渝怀,分别为黔江区民政局和市儿童福利院所取。

    资料显示:2003年3月29日下午7时许,黔江区城东街道办事处官坝居委会,居民孙章贵起床发现,房前搁置一竹篾编制的背篼里,传出婴儿啼哭声。孙章贵的妻子看着这名生下来没几天的弃婴,起了怜悯之心,便将婴儿抱回家养了一天,然后送到黔江区民政局,再送到黔江区儿童福利院收养,取名黔怀。随后,黔江区福利院将这个孩子送到了市儿童福利院,取名渝怀。

    三年后

    弃婴父母你们在哪

    弃婴捡拾者找到,但亲生父母还是没有音讯。根据捡拾时间估计,孙静仪应该是在3月14日前后出生。如果你的朋友、亲属中,有这方面信息,请你告诉我们,因为一个小生命正牵动着两国人民的心。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