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孩子没歌可唱:拿什么拯救你 我的儿歌?
2006-04-03

 


 
   近日,重庆南坪某小学举行的校园歌手“海选”第三场比赛,六年级的遥遥在台上蹦蹦跳跳唱起了《我的心里只有你没有他》,遥遥还模仿了李宇春的招牌动作,用手指着台下的观众,引来阵阵喝彩声。接着上台的是欣欣。“今天晚上当我醒来的时候,我的脚趾头在蠢蠢欲动……”欣欣随着节奏,在台上边跳边唱,像个小张惠妹,特别是最后几句“牵手,奇怪的废话少说;牵手,我的热情全年无休……”将台下的气氛推到高潮。

    该校音乐老师说,为发动学生广泛参与,本次比赛没有规定曲目。参加六年级“海选”的有33位选手,选手们选的歌曲多为:《我的心里只有你没有他》、《不得不爱》、《遗失的美好》、《喜唰唰》,其中一半学生选的是流行的情歌。     

    唱《牵手》的欣欣受到同学的欢迎,不少同学已成了欣欣的“粉丝”。欣欣说,她的性格比较活泼,很适合唱快节奏的歌,不适合唱音乐课本上的歌。“流行歌的歌词贴近我的心情”。     

    音乐课本里的歌曲同学们为何不喜欢?因为音乐课本的歌曲比较少。该校音乐老师说,现在1-2年级的学生启用的音乐新教材终于将歌曲数量增加到了20首。而小学3-6年级的学生,学习旧教材,音乐课本只有6首歌。     

    音乐课本的歌曲不仅少,而且还很“老”。该老师举例说,像《劳动最光荣》、《做雷锋式的好少年》、《歌唱赖宁》等,几乎都是她小时候唱的歌。10岁以上的学生,都不太喜欢音乐课本上的歌曲。她举例说,一次给六年级的学生讲课,讲课本上的东西时,大家显得无精打采,后来她鼓励大家搞创作,举例谈到周杰伦,班上一下子炸开锅,学生们顿时兴奋起来。     

    另一次上课,无意中谈到超女,班上学生都很高兴,纷纷唱起了超女的歌,“孩子们虽然喜欢,作为音乐老师也不能经常与他们讨论这些。”这位老师无奈地说,可惜音乐书太窄,社会上适合孩子们传唱的儿歌太少了。     

    “儿童爱唱流行歌已是普遍现象,原因还在于确实没几首好听的儿歌。”重庆巴南区作协从事儿歌创作的戚万凯一针见血。     

    戚万凯举例说,他去年参加巴南某小学的六一节的庆祝会,娃娃表演的唱歌跳舞,下面的孩子看得很安静,轮到家长上场,《两只蝴蝶》和《丁香花》引起台下的共鸣,学生们纷纷跟着唱,掌声、喝彩声不断。     

    “儿歌的创作存在问题。”戚万凯说,首先是现在的儿歌和童谣的旋律太简单,节奏不快,但儿童恰恰比较喜欢欢快、有节奏的旋律。“儿歌不美,孩子们怎么喜欢唱?”     

    其次是儿歌的创作者都是爷爷级人物。他说,重庆目前从事儿童歌曲的创作者中,大多是退休的老同志,很难“返老还童”。搞创作,还得先读懂孩子的心理,小学生爱唱爱听流行情歌,是所有搞儿歌创作的人的共同尴尬。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