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防艾宣传之我见
2006-03-31

文章来源:爱源         作者:张楠

我国农村感染HIV的人数占全国感染者总人数的多数,而在农村长期以来深受交通不便、医疗设施不完善、缺少医疗机构、生活水平偏低等诸多问题的困扰,所以农村HIV感染者自己和其家属掌握的一些护理、医疗知识是非常重要的。近年来,许多的人士也意识到这一点,他们为防控艾滋病、为深受艾魔折磨的人们而奔走在乡村间,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履行着自己的承诺。作为防艾大军中的一份子,当代大学生也在积极的努力。越来越多的青年学生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来,但是中间也暴露了一些问题。我自己也是一名大学生,根据自己的一些经历,同时也借鉴了一些朋友的经验,写下这些文字,希望给一道做防艾工作的同伴们一些启示

                                    三思而行

         孔子的这句“三思而行”,我认为用在这里是十分重要的。在准备去探访之前,先拟订一个详细的行程计划,列出此行目标、工作内容、行程安排、当地联络人及联系方式、坐车路线等。最好在拟订计划之前,咨询一些经常下乡或者去过目的地的人士。如果是多人前往,尽可能地选择家乡距离目的地较近,或者风俗、语言和目的地相近的人员。此外有必要做好人员分工,购买保险,并进行一些相关联的培训。临行之前督促每个参与人员带好个人行李物品以及团队资料。057月我和志愿者会同安徽某大学的志愿者一起去乡村做暑期社会实践。根据行程计划我们要在市中心的广场进行一场大型的宣传咨询活动。在上午工作结束之后,我问随行的安徽志愿者诸如“为什么蚊虫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四免一关怀的政策”等一些与艾滋病有关的基础知识时,他们向我摇头。见到这种情形,我就赶紧协同他们的领队一起利用在中午的时间紧急培训,这样我们下午的宣传活动才顺利进行。在晚上开总结会议的时候,大家讨论时都觉得知识储备不够是一个严重的问题。还好在出发之前,我就已经对北京的志愿者进行了培训,所以在总结会上又临时做个简单的培训,并根据人员情况进行了分组,让有一定基础知识的志愿者做小组长,分组进行学习。
此外,我们这次活动还有一个亮点那就是人员分工。我们把参与活动的志愿者按照男女比例,知识掌握情况进行分组,各设一名小组长,再由总领队和副领队统领。根据工作需要还设置了物资委员、伙食委员、安全员、卫生员、财务、出纳等职务,使得大家人各有职,各司其职。从而有效地保证了工作在高效的情况下开展。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还制定了团队公约,是由每一个参与的志愿者充当“立法委员”来制定。
                                                        
                                                     言传身教
 
到达目的地后,领队人员要尽快安排食宿和熟悉周围环境。住宿一定要选择干净、卫生、安全的地方。这一点要多听取当地联络人的意见或者由他们协助安排最好;吃饭的时候,建议吃点大蒜,虽然有点异味,但是却有很好的杀菌作用。在农村或者城镇上,餐馆的消毒设施不是很完善,这时候,大蒜就会发挥它的杀菌作用;喝水建议有条件带上几瓶矿泉水。其次如果要拜访当地的一些人士或者机构,最好在到达目的地后再一次地与其联系,进一步确定时间地点,请联络人或医生或相关机构工作人员把当地人文风俗,感染状况做一个介绍使得我们在后续的探访中的工作进展很顺利.
再次,最重要的是探访工作尽可能使用当地通晓的语言.在同样05 7月的探访中,我们的志愿者在进入到一个村子后,发现那里许多人不敢接感染者的钱.有感染者借了邻居的农具,归还后,竟没有人再去使用,任凭好端端的农具毁掉,坏掉.面对如此严峻的歧视状况,志愿者决定要进行一次宣传活动.介于当时其他同伴都分散在各个村庄,志愿者就说动村里广播员,利用广播进行宣传.他拿起话筒,用村民们能明白的口语进行艾滋病的知识,政策宣传,同时他还紧紧贴近农村,利用农村十分讲究辈分,家族关系进行宣传.他在广播中说:”老乡们,拿着祖谱看看,我们可能和我们的邻居在祖上还是一家人.现在我们的家人生病了,有困难了,我们弃他们不管,良心何在?祖上情谊何在?相信祖先要是知道也不愿意看到这样.再说,乡里乡亲,谁家能没个困难,帮助一把也是给自己积德.老乡们,科学证明,普通的接触是不会传染的.像咱国家的领导人还到医院看望患艾滋病的人,都没有事情,咱还怕啥?”中午他还说动一名感染者一起在他家做饭,在他家门口吃饭,引来了许多的村民围观,他们一起吃饭,吃西瓜,喝水,聊天,深深地打动着现场的每一位村民.人群中走出一位长者,他握着志愿者的手说:”孩子,谢谢你们呀!俺们都不懂得这病,只知道得上了就治不好,是你们给俺送来了知识.”他还面向人群,用另一只手拉着感染者的手,告诉大家以后不要歧视他,都是一个村儿的,自己人不帮助自己人,谁帮呀?他们的行动感动村民的同时,也深深地感动了村子里的一名女性感染者.在志愿者到她家时,她说:”自打得了这病,邻居们误诉(歧视),也不能串门,也不敢出门,死的心都有了.因为不了解,还怕传染给家人,就分开住,分开做饭,分开吃,弄的一家人不像一家人.但今天看了你们在那儿又吃又说的,我才明白过来,我以后一定会好好生活,积极治疗,相信科学!”
此外,在探访中,我们不要空口承诺.绝望中,村民会把每个外来人当成救命稻草”.集体走访时,不要一哄而上,拿起相机,这样不仅不利于照片管理,还会让村民反感;适当的心理辅导,一些鼓励,安慰是必要的,行动要低调.因为歧视在相当大的范围内还是存在,我们这些过客不要给感染者和孩子留下伤害,让他们心理,身体遭受双重痛苦;人性化地劝说服药和饮食营养,在农村,你要讲平日里多吃些肉,,鱼等之类有营养的食物,喝些豆浆,多吃些水果等,这是一点也不符合现实.真有那么好的经济条件,当年也不会出现大面积卖血.我们可以根据实际劝他们多吃南瓜,西红柿,菠菜等农民易取到的食物.
最后,我们的志愿者也要注意一些事项,:不要穿一些奇装怪服,很容易吸引到他人注意,也会在一定程度上疏远与感染者的距离;防止被狗咬,遇到有狗,不要乱跑,最佳选择是站在原地不动,并叫人来帮助;充分挖掘身边的资源,有时一些感染者或联络人少,而我们去的人又多,最好挖掘一下村子的孩子资源,既掩人耳目,缩小影响,还便于工作进行.
                                               
                                     人走茶未凉
 
短暂的探访结束后,不要随着活动结束而结束一切.在回到我们的生活环境后,首先我们要对活动的资料进行一个整理,以便写出调查报告,同时管理好所拍摄的影像资料,充分尊重感染者的隐私权.
其次,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开展一些后续的帮助关怀工作.在安徽之行结束后,我还经常与那里的感染者保持着一些联系,在了解他们病情及生活状况的同时也给予一些知识信息,药物辅导,精神鼓励.一位感染者在电话中说虽然我知道这辈子也许我们不会再有机会见面,但要是有一段时间不和你通通电话,这心里就憋的慌,给你一说上话,这就有精神,也有信心啦!一定程度上这也是我生活下去的信心!”
另外,在河南上蔡,通过走访后,我和身边的朋友一起发动了一些人做为志愿者给那里的孩子们通信,做笔友,使得这些深受重创而又无辜的孩子们有了倾诉的对象,开阔了视野,久违的脸上也出现了笑容.

    鲁迅先生曾说过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到农村,到基层去宣传预防艾滋病是十分必要的.当然也会有许许多多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去学习,去借鉴,也许我说的并不是那么全面,但我相信只要摆平心态,真心实意地去做一些事情,一定会成功.因为心态决定一切”!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