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与智障人士接触 感叹艺术天才被忽视(图)
2006-03-30
15名智障人士与索家村艺术营的艺术家交流,并进行艺术治疗

  时间:昨日下午4时至6时

  地点:索家村艺术营

  事件:15名智障人士来到索家村艺术营,与多名艺术家进行交流,并在艺术家的协助下进行艺术治疗
“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组图)
一位学员举起双手,紧闭双眼用手触摸微弱的光线。

“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组图)
部分学员在雕塑面前手舞足蹈,舞动着身体,使自己充分放松。

 

一位艺术家主动站出来,“享受”学员用脏腹之音来呼唤他的名字


学员们相互鼓励,打气加油

 

因为智障,他们意愿的表达、他们的情感、他们的喜怒哀乐都曾被人忽视甚至蔑视。在北京市朝阳区天赋园艺术调理康复中心,这些智障人士接受情感和艺术的调理,通过肢体语言和自然的感情抒发来调整心绪。昨天,康复中心负责人王春红老师带着15名14岁至37岁的学员来到索家村艺术营,与那里的多名艺术家进行交流,并在艺术家的协助下进行艺术治疗。

  脏腹之音说出自己名字

  艺术治疗在一间三十平米的艺术展室里进行,展室里陈列着六七个农民形象的雕塑,雕像的造型或跪,或爬,或卧。 
15名智障学员一开始走进展室时,纷纷向这些雕像投以好奇的目光,展室的主人张建华介绍,这些雕塑为“唐庄村”系列雕塑,展现了农民生存状态。

  简单地了解了展室后,艺术治疗开始。“举起一只手,说‘艺’!”王春红老师让学员们举起一只手,用发自脏腹的声音来说“艺”字,“这是脏腹之音,来自自然的声音,可以调解人的心理状态。”王春红随后教给学员另外两种手势,同时说出“术”、“家”二字。此外,王春红还教每个学员用脏腹之音说出自己的名字,“说自己的名字可以训练人的注意力,同时让他们坚信自己的存在。”

  “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你———挑着———担,我———牵着———马……”20岁的男孩小伟(化名)用力地大声唱着电视剧《西游记》的主题歌曲,脸憋得通红。每一个音节的收尾都格外用力,歌曲最后的“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似乎在半空中拐了三四个弯,最后在众人的注视下结束。

  小伟唱歌并非艺术治疗安排的内容,他是在众人休息的时候,突然一个人大声唱起来的。一开始,所有人全都用好奇的眼神看着他。就在小伟唱第二遍的时候,王春红老师挥动两只手,大声地和小伟一起唱起来,随后所有的智障学员都跟着一起唱起歌来,在场的艺术家和观众也一起大声歌唱。最后,歌曲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治疗不只是上课做的事,对他们(智障学员)的关怀要从每一件事做起。”王春红说。

  “他们很多天分都被忽视了”

  索家村艺术营的艺术家黄岩对智障学员的艺术治疗十分感慨。“我们的农民雕像表现的是社会中的最底层,而智障学员们一直生活在精神的最底层,他们的很多天分都被人忽视了。”黄岩说他觉得这些智障学员精神里一定有超出常人的光芒和智慧。

  据了解,在前不久的索家村艺术营面临拆迁之时,这些性情稚真的智障人士曾为艺术家们进行声援,让很多人感动得落泪。

  “在我们(索家村艺术营)最危难的时候,他们站出来给我们最坚定的声援。”艺术家张建华说,只要条件允许,他们会一直支持智障学员们的艺术治疗,为他们提供最理想的艺术环境。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