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目惊心的镜头:2005艾滋病年度图片报告(图文)
2006-03-28

摄影师卢广拍摄的《艾滋病村》作品组图之一(曾获第47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一等奖)

摄影师卢广拍摄的《艾滋病村》作品组图之一(曾获第47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一等奖)

摄影师卢广拍摄的《艾滋病村》作品组图之一(曾获第47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一等奖)

摄影师卢广拍摄的《艾滋病村》作品组图之一(曾获第47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一等奖)

6岁的吴素敏是上蔡县郭屯村最严重的艾滋病人。受医疗条件的限制,村里病情较严重的艾滋病感染者面临死亡的威胁

上蔡郭屯村,下班回家的村医吴仲仁在给一名艾滋病感染者开药方

沈丘小李村53岁的艾滋病人李现臣病情较重。村医李忠祥每天都要去看他,由于很难领到药,他感到无可奈何

沈丘小李村,艾滋诊所的条件极其简陋

工作人员对性服务小姐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培训

工作人员组织外来女工学习艾滋病防治知识

戒毒人员在接受艾滋病知识培训时提问

吸毒人群针具交换试点项目,回收使用过的针具

艾滋病知识图片巡回展览一角

法国女士娜达丽用流利的汉语,同身旁的10多个打工仔交流着艾滋病预防知识

世界艾滋病日主题宣传活动

一名护士举着抗击艾滋病的国际象征——红丝带

预防人员在闹市区向行人发放艾滋病预防宣传资料

在贵阳街头,一名青年志愿者手持红丝带标志参与宣传活动

在杭州武林广场,一名妇女胸前别着“红丝带”,观看艾滋病宣传图片展

在南京山西路市民广场,志愿者向市民发放带有红丝带标志的预防艾滋病传单

“艾滋病”如今离我们已如此之近

11月30日,昆明市江岸小学的同学们,在“遏制艾滋,履行承诺”的横幅下,郑重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关爱艾滋病人和他们的亲属是社会永恒的主题

杭州问世一款宣传艾滋病预防知识的扑克牌

希望人人都受到《艾滋病承诺宣言》的鼓舞,支持世界防艾滋病运动

胡锦涛总书记与艾滋病人握手交谈

温家宝总理与看望艾滋病人

吴仪副总理在“应对艾滋病峰会”上讲话

    张颖对艾滋孤儿们疼爱有加(11月26日摄)。安徽省阜阳市张颖女士利用自己的积蓄,在2年内先后救助了300多名因艾滋致孤的贫困儿童,使他们得以继续学业。2004年1月,在家人和朋友的帮助下,张颖在安徽省创办了目前唯一一家救助艾滋孤儿的民间团体,现在,这个“艾滋病贫困儿童救助协会”共发展了8家会员单位,有近百名爱心人士成为会员。被社会上称为“好心人”的张颖只有一个3岁的儿子,却有300多名因艾滋致孤的贫困儿童叫她妈妈。2005年10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张颖作为安徽省唯一代表入围了“中国十大公益之星”。

张颖办公桌上摆放的用艾滋孤儿照片做的台历(11月26日摄)

张颖与孩子们在一起

11月26日,来自美国的志愿者史戴芬在教孩子们学英语

11月26日,张颖(中)和艾滋孤儿一起做游戏

在“艾滋病贫困儿童救助协会”的救助下,艾滋孤儿又背起了书包(11月26日摄)

11月25日,张颖(左)在走访艾滋孤儿家庭

11月26日,一位艾滋孤儿用红纸剪成蝴蝶送给“妈妈”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