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瑰宝引来“洋学生”
市老年大学的国画专业包括素描、工笔、写意、山水、花鸟、人物等,学生从初级学起,苦练四年,一些学生已经成为画坛高手,他们多幅参加比赛的作品被人收藏。rose是国画的忠实崇拜者,她对老年大学早有所闻,此次正是慕名而来。
据老年大学美术系孙登成主任介绍,今年2月末,巴西人silzane带着rose到老年大学报名学习国画。rose只会说“谢谢”,Silzane的英语和汉语说得很流利,她是专程为rose当翻译的。Silzane说,在巴西时,rose十分喜欢中国的水墨画,尤其是花鸟,但是巴西没有相关的学习班,她只能通过网络和电视了解中国画。在她眼里,中国画比西方的油画更为神奇,几支毛笔沾上墨汁竟能创作出惟妙惟肖的人物、花鸟、山水,无需太多的色彩,无需华丽的纸张,简单的勾勒就可以把真人实景再现,所以rose认为国画创作的过程富有神秘感。此次随夫来中国,rose最大的心愿就是探寻中国画的神秘。
孙老师担心rose与老师之间无法沟通,这将为她的学习增加难度,可rose通过silzane向孙老师保证,虽然她不懂汉语,但上课时她一定会全神贯注,课后会加倍努力练习,保证不落课。rose的求学精神令孙老师感动,他欣然地接收了这名洋学生。
就在rose填表时,孙老师发愁了,学校的计算机程序只接受中文,rose的名字无法输入电脑。孙老师灵机一动,为rose起了一个好听的中文名字———玫瑰。听到这个名字,rose开心地笑了,连说:“Good,good,I like this name.”
带自己的中国画回国是最美的梦
rose学国画的消息在中国朋友中不胫而走,他们抢着带rose去买文房四宝。rose看见笔墨纸砚就爱上了它们,爱不释手地摆弄。2月28日,rose带着全套“装备”上了第一堂国画课。然而听课的难度超乎她的想象,她像听天书一样听着老师的讲解,一些知识,她只能通过眼睛去揣摩,去思考。对于这个特殊的学生,老师给予最大的关照。rose的英文强过中文,老师上课时把关键的汉字用英文标注在黑板上;rose没用过笔墨,没见过宣纸,老师就手把手地教rose握笔、研墨,示范宣纸的特性。老师说,rose的进步很快,这不仅来自她绘画的天赋,主要还在于她的勤奋。水墨画讲究水墨的比例,淡的地方多沾水,浓的地方多沾墨,老师作画时,rose目不转睛地观察,认真研究,细心揣摩。每次上课,老师都能发现rose的进步,可以看出她课后要付出的辛苦。
rose的班主任苏欣说,同学们对rose很友好,经常帮助她,她也渴望和大家一起聊天,交流绘画心得,但是由于语言障碍,rose也只能对同学们报以甜美的笑容和一句句生涩的“谢谢”,从她的笑容中大家读懂了rose是一个积极乐观向上的人。
和rose交流并非易事,记者找到Silzane才了解这个国画迷的家庭。Silzane说,去年10月,rose的丈夫被哈飞公司聘为工程师来哈工作两年。两个月后,rose从巴西飞哈陪伴丈夫。rose到中国的第一件事就是找一个国画班。学了一个月的国画,rose深深地爱上了它,作画可以陶冶情操,让浮躁的心情变得平和,让胸襟变得开朗,rose认为这也许就是东方瑰宝的魅力所在。丈夫将在中国工作两年,rose决定学两年国画,她要带着自己的作品回国,告诉亲朋好友,她在中国圆了国画梦。
老年大学向世界敞开大门
洋学生已经成为市老年大学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早在两年前,曾有俄罗斯老人来这里报名学习按摩。苦练三个月,老人学成回国,开了一家按摩中心。
据市老年大学教研处处长马建华介绍,哈尔滨市老年大学经过多年发展与改进,正在与国际接轨,它用独具特色的魅力吸引着国际友人。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背景,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些对西方人充满了诱惑,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让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成为异国的奇葩,这是老年大学奋斗的目标。近几年,有很多外国人来电咨询学习事宜,这让学校坚信,老年大学洋学生的队伍一定会壮大,老年大学会向全世界中老年人敞开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