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成家长教孩子以暴易暴
民进越秀区总支对越秀区4所中小学的调查显示,约15%的学生曾遭遇过校园暴力,有超过30%的家长表示自己的孩子曾遭到社会青年或外校学生的勒索、殴打。九成校园暴力就发生在学校周边的小巷,政协委员为此建议教育部门要会同公安城管部门定点设岗,定时对重点地段巡查执勤,确保学生上学和放学时段的安全。
对于校园暴力的高发黑点,有90%的学生投票学校附近的小巷,72%投票给网吧、游戏机中心及士多;校园内的偏僻角落也是校园暴力的高发黑点。
遭遇校园暴力时,多数学生及家长都会首先选择告诉老师及校方,但也有超过30%的家长会选择以暴易暴,有10%左右的家长宁愿息事宁人。
部分学校“讳疾忌医”
对于校园暴力的原因,超过九成的家长与学生将矛头指向媒体过多渲染暴力的负面报道。这个观点也得到老师的支持,老师们更直接指出电影和电视中过多的暴力场面,特别是网络暴力游戏和动漫里的暴力画面对未成年人的影响更坏。还有超过80%的家长认为校园暴力的发生与家庭教育不当有关系。
政协委员吴雪清表示,学校及当前的教育模式对校园暴力的升级有很大关系。一是道德教育流于形式,部分学生价值取向出现严重偏差,对强权政治、黑恶势力和暴力游戏认同与膜拜的大有人在。其次,部分学校对学习成绩差、不听话、甚至违反校规校纪的边缘学生,缺乏足够的关爱与帮助。第三,部分存在校园暴力的学校都不同程度的讳疾忌医。
吴雪清认为,校园暴力行为的实施者多数都是校园中的边缘学生,她建议针对边缘学生建立分类制度,制定不同的教育方案。
避险教育应列入必修课
“一旦遇上野外受伤、煤气泄漏或者地震,有多少人懂得应付或逃避呢?
如果在系统地进行教育的学校里都没有掌握这些技能,到社会上又能进步多少呢?“一位委员说。
目前广州市以及各区的中小学都没有把防灾、减灾、避险、自救等应急避险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的教育纳入正式课程。
民盟越秀区基层委员会的委员建议,教育行政部门应组织人力、根据中小学生不同年龄的情况,编写各种应急避险教育教材作为全体中小学生必学课程内容。同时还应把这种教育工作纳入检查评估体系,定期对学校进行检查评比,并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各中小学校应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案,并实行校长负责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