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遭“遗弃”八成多老人拒绝“以房养老”
2006-03-23
        将房抵银行逐月领“房钱”可继续居住但子女无继承权本报调查养老新方式过半年轻人附条件接受  

  专家称只是提供了一条养老新途径不会成为主流法官预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房屋继承诉讼

  赵大妈住的房,是老伴在世时买的。老伴去世后,赵大妈跟着儿子过。两个出嫁的女儿没把户口迁走,大儿子买了新房也没迁户口。赵大妈明白,仨孩子都琢磨着她的房呢!赵大妈退休工资不多,日子过得挺紧。

  今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建设部科学技术司司长赖明建议推行“以房养老”模式。中国老龄委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李本公透露:“中国已是老龄化最快的国家之一!”

  “以房养老”模式在国外已被证实是成熟的养老方式,那么,老人作为“以房养老”的主角,是怎样看这个问题的呢?

  记者调查

  数据一

  50位被调查老人中仅有5人称听说过

  记者走访了望京地区的几个小区,就“以房养老”的话题对55位居民进行了调查。其中有50位是正在小区做健身活动的老人,年龄均在55岁以上,有5位是正在带孩子的母亲,年龄在35岁以下。记者又通过电话采访的方式调查了45 位年龄在35岁以下的年轻人。记者发现,“以房养老”的观念在不同年龄层的人身上有不同的接受程度。

  对于是否听说过“以房养老”,50位年龄均在55岁以上的被调查老人中,只有5人(占老人总数的10%)表示从报纸上了解了一些,其余的人均表示不知道。而50位年龄在35岁以下的年轻人中,有24人表示听说过,有26人表示不知道。

  数据二

  八成多老人不愿接受最大原因怕遭“遗弃”

  记者解释:“‘以房养老’就是将你们自己的房子抵押给银行,银行按房屋价值按月付你们数千元的养老金,你们可享受晚年生活,待你们去世后房就给银行了。”记者询问老人,是否接受将房子抵押给银行而不留给子女,如果银行推出这种业务,他们会去办理吗?

  50位老人中有42位老人表示不能接受,占被调查老人的84%,“我们都有退休金,虽然少点儿,但一辈子都是苦过来的,到老了也不想追求奢侈生活。”“要是把房子抵押给银行了,那孩子们肯定有意见,没准儿都不来看我们了。”“ 钱是一方面,可老了有病了,还得指望孩子照顾!”

  老人们说出的不愿接受“以房养老”的最大理由,就是怕孩子们有意见而对老人撒手不管。很多老人不愿用放弃亲情和关爱来换取现金。

  数据三

  超半数年轻人能接受前提是孩子不需帮助

  有8位老人表示,如果孩子不孝顺或没有子女在身边,则可采取这种方式,为自己的晚年生活提供经济保障。比如自己手里钱多点,就可进好点的养老院,生活相对舒适。

  与老年人的观念不同,对于是否能接受“以房养老”的概念,被访问的50个年轻人中有27个人(占年轻人总数的 54%)表示,如果将来孩子不需要他们的帮助,则可考虑“以房养老”的方式。有23个人则表示,自己老了还是要靠孩子赡养,经济上只要够维持基本的生活就行,房子还是要留给孩子的。

  国外现状

  选“倒按揭”有前提目的是为了多赚钱

  记者电话采访了在美国生活了23年的刘女士。据她介绍,“以房养老”的模式又叫“倒按揭”。现在她住的地区就有人申请。但她认为这种模式在申请时有前提,即房是升值的。

  比如10年前房值100万,现在值200万,申请“倒按揭”把房交给银行后,自己是赚钱的。在美国这样做并不是为了养老,目的是为多赚钱。

  刘女士说,美国老人退休后有三个生活来源:一是工作时交的“社会保险”;二是工作时每年存在银行一笔固定数目的钱;三是申请国家养老金。

  仅是银行一项业务美国老人选的不多

  在美国生活了9年的赵先生做房产投资。他认为,“倒按揭”在国内实施可能会有诸多困难。

  目前在中国住宅的使用权只有50年或70年。根据规定,土地使用权的续期必须重新批准,重新缴纳土地出让金,否则土地使用权及附着的建筑物都将被政府无偿收回。也就是说老百姓无法“买断”房屋,20多岁的人到60岁退休后,房屋的使用权也快到期了,这样推广“倒按揭”可能有困难。

  赵先生说,“倒按揭”只是银行的一项业务,在美国选择此业务的老人并不多。

  银行说法

  两年前就开始关注因认为风险大没推

  农行北京分行房地产信贷部的负责人称,他们两年前就开始关注“倒按揭”了,但一直没敢推,因为风险较大。

  比如贷款期限较长,房产价值会发生变化,老人预期寿命和利率存在不稳定性,房屋的价格评估难度很大,房屋有损耗等,另外,如何确定按揭利率也是大难题。“倒按揭”牵涉到房地产业、金融业、保险业及相关政府部门,不是简单问题。

  法官观点

  推行“以房养老”方式可减少房屋继承诉讼

  “‘以房养老’在一定程度上会减少有关房屋继承方面的诉讼。”海淀法院民一庭副庭长马军说。

  据介绍,该院2004年和2005年共审结有关房屋继承方面的诉讼案达200余件。“当事人在法庭上因遗产继承官司而反目。此外,有一些老人因得不到孩子赡养而将子女告上法庭。如果能实现‘以房养老’,对于仅有一套住房的老年人来说,可解决养老问题,同时也可避免孩子们为遗产而起纷争。”马军说。

  专家说法

  提供了养老新路径不会成为主要方式

  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所所长杜鹏教授认为,“以房养老”只是为老年人提供一条养老经济保障的新路径,不会成为中国老年人养老的主要方式。随着社会保障机制的健全和完善,很多老人自己有稳定的收入,等现在三四十岁的人步入老年时,通常都会有退休金了,除非他们遇到重大事故,否则都可以不用“以房养老”。没有任何一种“养老计划”可以代替子女的亲情和关心。

  相关链接

  南京首推“以房换养”其性质类似“倒按揭”

  南京汤山“温泉留园”已在国内公开推出首个倒按揭性质的“以房换养”举措。该园规定拥有该市60平方米以上产权房、年龄在六旬以上的孤残老人,自愿将其房产抵押,经公证后入住老年公寓,终身免交一切费用,而房屋产权将在老人逝世后归养老院所有。

  名词解释

  “以房养老”模式的专业名称叫“倒按揭”,即“反向住房抵押贷款”。指房屋产权拥有者,把房子抵押给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后者在综合评估各种因素后,每月给房主一笔钱,房主可继续住,但去世后,其房产归银行等机构。

  本版撰文/杨京瑞

  老年人对“以房养老”接受程度

  16%能接受

  84%不能接受

  年轻人对“以房养老”接受程度

  46%不能接受

  54%能接受

  老年人拒绝“以房养老”原因

  12%担心房子贬值

  14%怕朋友指责

  28%认为没必要

  46%怕孩子不养老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