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名学子争当捐骨髓志愿者为白血病人带希望
2006-03-15

骨髓资料将被纳入免费检索的“阳光”资料库,有机会为白血病病人带去新生希望


本报讯 记者张小磊、通讯员胡延滨报道:昨天下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的医务室门口排着一条不间断的长龙,近千名学子踊跃争当骨髓捐赠志愿者。他们的骨髓资料将被纳入全世界唯一一个供华人免费检索的“阳光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有机会为400万白血病病人带来一丝新生希望。

民间骨髓库造福患者

“你好,我是北京大学阳光志愿者协会的CEO杨仿仿,可能是世界上最穷的CEO。”一个1.85米高的大个头昨天在人群中像个停不住的大陀螺,忙里偷闲跟记者自报家门并简述“协会历史”。

这个创立于2002年的志愿者协会,发起人是北京大学一位身患白血病的研究生刘正琛。在苦苦寻觅相合骨髓的艰难过程中,刘正琛搜索资料发现,美国的骨髓库有500万份资料,100个人中就有两个志愿者;台湾的慈济骨髓库几年前就收集到23万份骨髓资料,志愿者比例占到台湾人数的1/100;而大陆的骨髓捐赠率仅0.2/10000,对比以每年4万人递增的400万白血病病人,这实在是杯水车薪。受到家人和朋友的鼓励,他决心创立一个民间完全公益性的骨髓资料库,取名“阳光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但是一份骨髓检测就要500元。一个白血病人承受病痛的折磨,没有收入还要投入协会筹建,重重的困难可想而知。当时在海外工作的杨仿仿得知了这个消息,二话没说就辞职回国扛过刘正琛肩头重担,当上了阳光志愿者协会的CEO,不仅不拿工资,他还卖掉了自己写书的版权贴了十多万元。

阳光骨髓库从零开始“阳光计划”,每年都有新进步。目前报名登记愿意采血的志愿者近2万名,为30多名患者找到了相合的骨髓,成功为两名患者提供了移植手术所需的骨髓。

杨仿仿介绍,阳光骨髓库已经得到了国家卫生部、民政部的多方支持。这是一个完全免费的生命资源共享的空间,不储存血样只保留骨髓资料,不涉及任何金钱交易。所有志愿者的骨髓资料都放在网上供全球华人检索,阳光骨髓库不收一分钱,接受骨髓捐赠的患者只需向供者提供基本住院费用,更无须给付高达5万元的“资源费”。协会的运作资金全部来自民间捐款,比如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研究所就免费提供1万份骨髓检测。

学生志愿者踊跃报名

昨天中午开始,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派出了多名志愿者、校医务室的采血护士协助工作,截至下午5时,700多名大学城内各高校的学生采集了血样。加上在华南农业大学、中山大学珠海校区的采集,阳光计划在广州高校获得了近2000份血样。阳光骨髓库里的血样数量就此达到了7000份,还有近万名志愿者在排期等待献爱心。

“我们正在推广一个同舟共济项目。”说起阳光计划的未来,杨仿仿的眼睛里发出闪亮的光彩:“很多需要骨髓移植的血液病人,他们的家属都曾经做过骨髓配型检测。如果他们愿意成为志愿者,直接将检测的资料寄给阳光,不仅能壮大志愿捐赠者的队伍,而且能省却协会捉襟见肘的检测费用。”


 



 

 

 

 

 

 

 

 

图:在广州大学城,志愿捐骨髓的大学生正在采样抽血。张小磊  摄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