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开会的第三天。
8 :30分左右,我来到会场,找了个不起眼的角落坐下,翻开包里随身带的“钢铁是怎样练成的”这本书看起来。参加会议的其他代表也陆续入场了......
在贵阳为期五天的会议,主要是由专家,医生及个别感染者组成。我的身份在这次会议中是个秘密。由于天阴的厉害,到会的人也不熟,会场气氛显得异常压抑。
初到贵阳,气候不太适应,加上断断续续的阴雨 ,有点感冒,最难受的就是胸闷气短。今天开会主要为成立贵阳市性病艾滋病防止协会举行挂牌仪式,先是由中英性病艾滋病防止协会的领导致贺词,接着便是卫生局,教育局等代表致词......我的工作任务是专门坐着听别人讲,半小时以后,胸闷的厉害,呼吸也紧张起来,感觉心跳速度也在加快......
10:40正式举行了挂牌仪式,我也坚持着去参观了协会的环境。 我发现牌子上的副标题叫“中途之家”。听会长说,我们是为前来看病的朋友安排食宿,帮助联系治疗,但没有能力长期帮助,只是作为免费提供过渡性食宿的“中转站”。没有一会儿,我有点累就没有和其他人去参观所有的办公室。站在院子里大口大口地喘着气,心里也莫名其妙地紧张,加上感冒,神经也隐隐作痛......
午饭是由当地有关部门安排的,相当丰盛。每桌8个人,有24个菜和汤。我不太习惯举杯祝酒的风格,再加上浑身上下都不舒服,心里烦到极点。匆匆用一次性筷子捡适合自己口味的夹了一些埋头苦干起来。恭维的话语,淡淡的笑声也随着饭菜的香气弥漫了整个空间......离开餐桌时,我有意无意看了一眼,每桌都吃了不到三分之一。我默默感叹“真浪费”。
下午见到了贵阳中医学院大学生预防艾滋病志愿者协会的会长小贾及一些志愿者,听了他们协会的规模及所倡导的一些活动。我非常高兴大学生能够加入到宣传艾滋病的行列。
记得有报道说,现在农民工和大学生是艾滋病的高危人群。我希望全国各高校能够安排关于艾滋病的知识讲座,并且鼓励,支持学生积极分子自发组织成立宣传艾滋病知识的小组。让所有的大学生全面了解艾滋病,保护自己,帮助宣传。
8月26日:艾滋病人需要社会宽容
要想减少对艾滋病的歧视,必须加强宣传力度。
目前歧视现象很严重,关键问题在于社会大众不完全了解艾滋病知识。据调查:“完全不了解艾滋病的人和非常了解艾滋病及传播途径的人不会歧视艾滋病及病人”容易产生恐慌的是:“懂一点艾滋病知识,但不完全了解的人群。”
现在屡遭歧视的例子还很多,吸毒人群发放针具时被公安部门抓。病人在医院治疗,明明是属于其他科室的病人,如果知道是艾滋病,马上被转到传染科。并且一些地方的医生强迫病人必须把床上用品先买下来,等用完后再烧毁。艾滋家属的小孩被老师安排在最后一排,大学生被劝退学,公司职员被辞退.....
大部分人对艾滋病的恐慌不弱于恐怖分子炸世贸大楼,偏见已经在无形中形成定性。如果说让大众对待艾滋病人像对待正常的感冒一样,还需要大量的宣传,社会大众从了解到接受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大部分感染者都比较悲观,绝望,容易产生报复心理。尤其长期的压抑,被歧视,不公正待遇,容易激起他们的仇恨。这是非常危险的一件事。我的一位朋友小陶,他跟我的第二次电话交流时就说:“我不是个好人,除了杀人,放火,奸淫我没做过之外,其他的所有坏事我都做遍了,并且坐过两次牢。”我原以为他在开玩笑,他接着说:“直到被同乡骗去卖血而知道感染上艾滋病后,我就在策划使用炸药准备在市中心繁华地段制造一起爆炸案......”我说,“小陶,你别开玩笑了,你不是成立了民间协会,在组织帮助感染者生产自救吗?”“是啊,是疾控中心的医务工作者,及一家制药厂提供免费药物救了我的命,给了我第二次生命。生病期间 ,医生精心治疗,开导我,仇恨就渐渐淡化了,变为深深的感恩。带着这份感激,我自愿参与到了宣传艾滋病的行列,协助政府宣传,帮助感染者建立自助,自救小组,解决生活,医疗问题,今年还成立了自己的民间艾滋病防止协会......”小陶已经感染上11年了,目前身体还挺好,他带着这份感激,工作认真,负责,在多个县成立了自助小组,已经有一部分感染者摆脱了生活困境,几名艾滋孤儿重返校园......
朋友们,只要人人献出一份爱,世界就会变的团结,更加美好。您的爱心,可以感化一个人,解救整个社会的安宁。相反,如果恶语伤人,后果将不堪设想。
我们不敢否认有感染者确实在报复社会,形成恶性循环。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他们生活在社会的最地层,他们没有得到国家的任何福利,更多的时候会被社会遗忘,被众人厌恶,处处受到不公正待遇...
帮助别人就等于帮助自己,感染上艾滋病的人最需要的是社会的宽容,大众的理解。
作者:朱力亚
文章来源:太原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