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个“献血大王”
2006-03-10

     文章来源:光明日报    

  一辆山地车,挂一只备用的车轮,车头一面小红旗,车后宣传材料及生活用品,一身农民衣着,头戴一写有“献血光荣”的帽子,脚踩解放鞋,高永华刚从广州血液中心出来,又踏上了他新的“征程”。

  61岁的高永华是福

州郊区人,原是一名菜农。1995年,因城市扩建征地,高永华一家由菜农转变为城市居民。他就想,下半辈子一定要做一些对社会有益的事情。

  无意间读到一篇宣传无偿献血的文章,他深有感触。当年的5月31日,高永华没有和家人声张,一个人悄悄来到福州市血液中心,开始了人生第一次无偿献血,并开始了解与献血有关的法律和科学知识。

  1995年到1997年,高永华每隔3个月就献一次血,从不间断。58岁那年,高永华骑车到达西藏,居然没有出现高原反应,高永华站在“世界屋脊”骄傲地笑了,“科学献血有益健康”在他身上得到进一步验证。于是,他开始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向身边的人介绍无偿献血的好处。

  1997年6月,高永华又以献血的方式庆祝香港回归,这时候,他许下了自费骑自行车走遍全国宣传无偿献血的心愿。

  他曾这样说自己的出发点,“作为一名无偿献血者,我深感一个人做好事太渺小,一个人健康太自私,一家人快乐太狭隘,唯有呼唤更多人加入爱心行列,让千千万万的同胞和所有的家庭共同沐浴在健康和快乐中,才是真正的大好事。”

  10年间,高永华走遍了全国3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行程超过了6万公里。每到一个地方,他除了宣传无偿献血的好处,还争取亲自献一次血留下纪念。目前他已经献血200多次,拥有各地献血证58本,累计无偿献血4万多毫升,相当于将体内血液全部置换了8次。

  高永华的义举,一路上得到了人们的赞许,很多不认识的人主动帮助他解决困难。当然他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去年10月,他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被授予“中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

  虽然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但凭着对献血救人、回报社会的执著追求,高永华始终保持愉快的心情。他还打算将自己死后的遗体和眼角膜捐献给福建省红十字会,并进行了遗嘱公证。

  “这十年来,他走遍全国的每个省份,每年都有七八个月在外面。现在身体大不如前了,人黑瘦黑瘦的。”他的妻子朱花妹说。“但我仍然支持他,等他回来的时候,我要做几个好菜给他。”

  高永华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对于我这样的农民来说,没有别的本领为社会服务,无偿献血只是举手之劳。”让人唏嘘不已。

  记者随想:高永华对很多人来说已经不陌生了,坚持十年宣传无偿献血,并亲自献血,早已让他成为了新闻人物,可凡是见过他的人都能感觉到他的低调和朴实,他身上带着中国农民特有的坚韧和善良。正如那句俗话说得那样: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用在高永华身上也同样合适。我们不需要像他一样骑着车全国各地义务宣传,可我们却有被感动的权利。他又上路了,我们祝愿老人一路顺风,身体健康,也希望他能把善良和对公益事业的执著精神传遍全社会、传遍全中国!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