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臂青年考上北大博士生 希望毕业后做老师(图)
2006-06-20
 

6月,刚从浙江大学历史系研究生毕业的27岁断臂青年周月峰收到北京大学历史系的录取通知书,成为北大历史系一名博士生。

他5岁意外遭到电击,失去了两只手。在近20年求学的路上,周月峰学会用嘴衔着笔写字,用断臂打字、发短信,靠自己的努力学会自理生活,并且做成了很多常人无法完成的事情,15日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说:“其实,最满意的不是我的学业,而是我的性格,我一直努力做回一个正常的人。”

断臂青年考入北大

6月12日,27岁的浙江海宁青年周月峰收到北京大学历史系录取通知书,成为2006级博士研究生。与其他博士生不同,他被录取前多了一道程序,北大要求他写下一份确保“在校期间生活能自理,毕业时不要求学校推荐工作,享受和普通毕业生同样待遇”的保证书。

因为,他没有双臂,校方对他的生活自理能力有担心和顾虑。

对周月峰来说,这不是第一次被人区别对待。周月峰说:“我能理解学校的顾虑,这只是为了录取我时更顺利一些。”

在周月峰用残缺的双臂打出那份特殊的保证书后,北大顺利地将他录取。周月峰只用一瓶“状元红”和几位好友来庆祝自己的成功。这不是他的第一次成功,也不是最后一次。

周月峰说:“其实,最满意的不是我的学业,最满意的是我的性格,我一直努力做回一个正常的人。”

之前,周月峰是浙江大学近现代史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考入北大成为博士生那一天,周月峰在浙江省成为一名家喻户晓的人物。他的故事鼓励着许多人。

住校中学会生活自理

5岁时一次意外电击,夺取了周月峰的双手。而这次事故,却没有给周月峰留下什么痛苦的记忆。不过,残疾却曾让他的童年蒙着一层阴影,幸亏有他哥哥的帮助。

“如果不是有哥哥,自己也许现在还在农村,靠父母的照顾生活。”周月峰说,学龄前,因为害怕同龄孩子的嘲笑,天天躲在家里不敢出去,以至比同龄人上学晚了两年。后来,哥哥在家里教会他用嘴衔着笔写字,鼓励他走进了学校。

上学后,一些事情让周月峰的心理发生着细微的转变。周月峰说,他上小学5年级时,哥哥带他到邻村一个同样失去双手的残疾人家里,看见人家都能生活自理,要强的他也有了要自理生活的冲动。

上到初中三年级,村里学校没有安排课程,他必须要到镇里的学校继续读书。因为生活无法自理,周月峰说,当时也曾打算放弃学习,因为老师、家人的鼓励,他一狠心去了镇里读书。

“这次决定对自己的人生来说是个重要的转折。”周月峰说,离开父母之后,他不得不开始努力学习自理生活,直到一年之后,他已经完全能照料好自己。

这一年的独立生活改变了周月峰的人生。

他离开父母独自在学校生活,慢慢地开始学会独立生活。周月峰说,这给他心态带来很大变化。以前,他甚至不敢单独出门乘公交车,因为无法从兜里掏硬币买票,可是从初三开始,当他意识到所有的事情都可以靠自己完成后,他变得更加自信了,他知道自己有能力照顾好自己,“我哪里都可以去,这种自由是每个人都向往的。”周月峰语气里带着自豪,仿佛他的眼前是海阔天空。

第二年,1997年,周月峰文化课达到学校录取线,但体育成绩未达标,被海宁市高级中学破格录取。

恩师协助考入大学

上高中前,周月峰穿袜子穿衣服还得靠同学的帮助。进入高中,他学会用残缺的双臂操作电脑,娴熟程度与同学不相上下。

周月峰的高中老师沈尔光说,一次电视台采访,拍摄他刷牙的画面,他用嘴和残缺的双臂将牙膏挤出来,然后用双臂夹着牙刷开始刷牙,在场的记者甚至没看清他挤牙膏的过程,无不对他的熟练程度感到惊讶。

沈老师说,周月峰刚上高中时,成绩并不是很好,但到高三时,他成为班里的前几名。

对他这名“特殊”的学生,沈老师一直倍加关心。临近高考,沈老师瞒着周月峰,提前将周月峰的情况发给数十所高校,希望周月峰的考试分数达到录取分数线后,这些高校不会因为他是残疾人而拒收。

但数十封电子邮件发出后,只有两所高校回应,表示对达到学校招生条件的考生不设限。

随后,沈老师还联系多家媒体对周月峰的事情进行报道,告诉大家周月峰是一个成绩优秀、生活能够自理的学生。沈老师说,2000年全国各地有50多家媒体对周月峰的事情进行报道。媒体报道后,一些高校终于松了口,并承诺只要周月峰能够达到录取分数线,便能顺利入学。沈老师说,这么做只是希望他能安心地高考。

2000年,周月峰顺利考入浙江大学历史系。2004年,因成绩优秀他被保送为本校硕士研究生。

阳光一样的“老大”

在大学校园里,周月峰因为自己的幽默和乐观,很快获得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一位同窗好友说,周月峰常常跟大家开玩笑,跟着同学一块吃饭唱歌,很幽默。好友都喜欢喊他“老大”。

周月峰是个阳光的人。大学时,他担任团支书等职务,他时常出现在校园辩论赛上,同学常常用“滴水不漏”来形容他的辩风。周月峰习惯于穿一件长袖上衣,倒不是刻意掩盖空空袖管,而是为了别人把他当一个普通人。“我的努力就是要做回一个正常的人。”周月峰说,跟他聊天的人无须避讳任何问题,尽管不愿意看到别人异样的眼光,但他从不放在心上,他已学会宽容那些异样的眼光。

谈到理想,周月峰说,可能是好为人师,他对教书情有独钟,他总觉得应该把人生的感触告诉很多的人,“希望他们再去告诉更多的人,这让我对这个职业充满向往”。

同窗好友的博客里对他有这么一段评价:“老大是我心疼的大哥,老大没有手,老大有许多不能言说的苦,但是老大始终在我身边。十年前,他在我中学的礼堂里讲着他的故事,我是台下几百号人中的一个。几年后,我们在一个教室里上课,一起在政治课上和老师打嘴仗。老大很少表现出郁郁不得志,以至于我开始总是忘记他跟我们不一样,然后提议去打保龄球或者麻将。”

残缺的双臂改变了周月峰的生活和人生,却改变不了他的意志,他在QQ的签名档上写着:“不要回头看自己的影子,反正它折射不出你的高度。”

遇挫时收到北大通知书

阳光的“老大”,在现实中也会遭遇自己难以克服的挫折。

在被北大录取前的一段时间,周月峰一心想要找工作。但是找工作半年的经历,却让周月峰尝到了被人歧视的滋味。投了二三十份简历,都因为他是残疾人没有获得一次面试机会。后来,周月峰开始让同学帮他投简历,这是因为“我要先为自己获得面试机会,才能去证明我的能力”。

终于,他获得了一次面试机会。面试中,用人单位见他是残疾人,给他出的第一个考题是,表演如何写字。说这话时,周月峰特别强调了“表演”二字。

“这已经无关于我的能力和人品。”最终,周月峰婉拒了这份工作,因为对方给他提供的是一份福利机构的文书工作,这意味着他的学历一无用处。

对这次求职经历,周月峰在一篇题为《恶梦的半年》的日记里这样写道:“忍受不了被施舍,其实只不过害怕被施舍。流着不想流的泪,但,告诉你吧,世界,我不相信……总有一天,我会将屋檐连着屋顶都拆了,好让我再见到太阳。没准还有彩虹……”

北大录取的消息打破了周月峰平静的生活,也将他从找工作的失意中带出来。他说,他现在只想赶紧回到平平淡淡、快快乐乐的校园里去,做回一个普通的、正常的人。现在,他可以用残缺的双臂打字,而且非常地熟练,他还能制作多媒体课件,打电话、发短信,当记者给他发短信时,他很快就能回复。

周月峰说:“解决困难的方法只是我们想不到,而不是无法解决。” (记者 石毅)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