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湖北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一名干部在与恩施市三岔乡贫困大学新生何虎(左)交谈(摄于8月27日)。今年高考中,家庭十分贫困的何虎被武汉科技大学录取。
据湖北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调查,今年湖北省大学新生中有10%左右完全无力支付大学费用。贫困使得这些准大学生虽然手握大学录取通知书,却很可能被迫放弃继续深造的机会。湖北省是中国的高等教育大省,贫困学生有25万人,其中特别困难的学生约10万人。虽然政府部门和各高校纷纷出台措施,提出确保“不让一个考上大学的孩子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但是,一些地区的孩子及家庭仍在为无法筹措到数千元的学费而苦恼发愁。 新华社记者 杜华举 摄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湖北省鹤峰县三名家庭困难的大学新生王会兵、曾林、李奎(从左至右)(摄于8月25日)。 新华社记者 杜华举 摄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湖北省鹤峰县曾林的父亲为儿子上大学而担忧(摄于8月25日)。今年高考中,曾林被武汉大学录取。3年前,曾林体弱多病的父母双双下岗,每月全家月收入不足300元,仅能勉强度日。面对一年六、七千元的学杂费,全家感到很无奈。新华社记者 杜华举 摄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8月20日,母亲看着韩丽娟,内心十分矛盾。韩丽娟是湖北省通山县南林桥镇石垅村人,她学习成绩优异,活泼开朗,2004年以优异的成绩被录取为湖北中医学院本硕连读生,但因家里经济困难,她自动放弃了上大学的机会。在今年的高考中,她和弟弟分别又被中南大学制药工程系和吉林大学录取。眼看着大学开学的日子一天天临近,性格开朗的韩丽娟的脸上却少了平时常挂着的笑容。这些日子她一直想问父母:今年我能上大学吗?新华社记者 杜华举 摄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湖北省鹤峰县下坪乡胜利村龚艳萍看望在一家小修车行打工的父亲(摄于8月25日)。今年高考中,龚艳萍被重庆师范大学录取。3年前,龚艳萍体弱多病的父母双双下岗,父亲在一家小修车行打工,每月全家收入不足200元,仅能勉强度日。龚艳萍的高中就是在亲友、师生的帮助下完成的。面对一年六、七千元的学杂费,全家感到很无奈。 新华社记者 杜华举 摄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提起儿子上大学的事情,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楠木河村吴泽艾的母亲伤心地哭了(摄于8月24日)。今年高考中,吴泽艾以优异成绩被武汉大学法学院录取。吴泽艾父母多病,家中十分贫困。 新华社记者 杜华举 摄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楠木河村吴泽艾在帮助父亲收玉米(摄于8月24日)。今年高考中,吴泽艾以优异成绩被武汉大学法学院录取。吴泽艾父母多病,家中十分贫困。 新华社记者 杜华举 摄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湖北省通山县浮屠镇柯善强和家人在察看坍塌多年的房屋(摄于8月20日)。今年高考中,柯善强被武汉科技大学录取。柯善强父亲早逝,与母亲相依为命,2002年倒塌的房屋一直无力重修。目前,他和母亲寄住在别人的老房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