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让助学贷款新政成了“热豆腐”
2006-06-07
 “小舍”是一句民间的疙瘩话,是形容一个人姥姥不亲、舅舅不爱的尴尬境地。5月末,中国高校助学贷款的“小舍”式命运,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就在中国跨时代地出台“国家助学贷款”新政一年以后,业内人士痛心疾首地发现,贷款受助学生数量虽然有所增加,但在国家助学贷款承办银行招标中,河南、四川等多个省份竟然流标,原因是没有一家银行参加竞标;另外,由于害怕承担风险,高校也将大量应获得贷款的贫困生拒之门外。银校双方各有顾虑,使得新政效果严重缩水。

  助学贷款,本就属于中国人才战略链条中的重要一环,随着各个大学扩招配套而产生,它是我国提高全民素质,向知识型社会转型的重要枢纽。用国家与社会的贷款,使贫困的学生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用相对少量的资产“购买”到国家的知识化未来,这是个怎么算都划算的事情,但是助学贷款新政,这个本该是全社会热捧的“新宠”,为什么会沦落到“小舍”的地位呢?

  在公众怀疑银行在此事件中担当了“奸商”角色时,银行们却一肚子委屈,纷纷表示“学生缺乏诚信,违约率高”。的确,从发放助学贷款至今,不少高校的学生违约率超过20%。针对银行实际上的“受害者”角色,今年3月初,教育部出了“狠招”,表示将建立对严重违约学生的公示制度,即由经办银行提供名单,分期分批公布其姓名、身份证号、毕业学校及违约行为。

  事实上,很多从助学贷款中受益的学生都带着深切的感恩之心,他们的违约并非完全出于恶意,而是与我国助学贷款政策设计上的瑕疵有很大关系。

  根据要求,学生毕业后的第一个月就要开始还贷。而现实情况是,由于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大学毕业生找工作的难度很大,有的甚至不得不委曲求全接受“零工资”就业。加上几年大学读下来,原本贫困的家庭已负债累累,从这个时候就开始还贷,对于这些一直在赤贫线上挣扎的大学毕业生,银行给他们的还款日期太早了点,也太急迫了点,违约率高也在所难免。

  实际上,作为国家一项基本战略的重要环节,助学贷款是国家财政贴息的贷款,兼有商业贷款和助学的性质。但是,由于没有政府或者学校的担保,它逐渐转变成了商业贷款。而美国的助学贷款是以政府为主导的,主要由政府财政负担贷款资金,商业银行只负责经营和收取相关费用,这最大限度地解除了银行的后顾之忧。这也是为什么三分之二的美国大学生都能举债读书的原因。

  实际上,如果将关系理顺好,使助学贷款的发放,既少风险,又多受益,还能提高自身形象,估计不会有哪个银行会在助学贷款方面不积极?

  俗话说得好,“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助学贷款受阻一事的原因在于,国家有关部门在解决贫困学苗入学时过于急切。助学贷款在社会道德与国家战略上是一项没有争议的问题,但是,在渠道的搭建,政府、银行、学校的责任与角色分配的问题,相关部门却没有遵循市场规律,简单的用口号来代替了市场规则。

  相关部门在心急地要“吃热豆腐”的时候,其实错过了一个进行充分利益博弈的政策“实验”过程。也就是说,在该政策出台前,不妨由中央、地方、银行、高校针对此政策进行充分的论证,划清中央承担什么责任,地方承担多大份额,银行的付出会得到什么补偿,高校分担风险可以得到什么利益。因为,只有从根本上厘定财政、银行、高校等各方的关系,好政策执行起来才会有个好结果。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