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失业可申请低保 就业问题回归市场本位
2006-06-05

中新社北京六月三日电 (钟啸灵)“今年九月一日后仍未就业的应届毕业生,可到户籍所在地劳动保障部门办理失业登记,民政部门还要给短期内无法就业后生活有困难的毕业生提供最低生活保障。”这是六月一日,中国的中 组 部、中 宣 部、中编办、教育部等十四部门联合发出的《关于切实做好二00六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中的要求。


  在中国,享受“低保”的是失业以及城市的低收入人群。今天政府要给大学生提供“低保”,这在过去,对“象牙塔”内的“天之骄子”来说,是不可想象的。然而在二00六的“六一”儿童节却确实发生了。其中的信息很明白:中国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政府的手已经开始变“抬”“举”为“托”“扶”,中国的大学生也从“社会精英”的靠椅上站起来,回归到市场经济的人才配置的大潮中来了。


  此前,在今年五月二十二日的时候,中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负责人在接受某中央级媒体采访时说出,“大学生应定位于普通劳动者”、“不能再自诩为社会的精英”。与此同时,某劳动问题专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说:如今的应届大学生,在一定范围内已经成为“底层就业者”。


  政府和专家的一致承认大学生是“普通劳动者”,如今政府再给大学生发“低保”也就不难理解了。


  在中国的民间和媒体舆论中,不少人把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最终归结到一九九九年的高校扩招。根据美国学者马丁·特罗提出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一个国家适龄人口的高等教育入学率在百分之十五以上就进入大众化阶段,超过百分之五十就进入普及化阶段,美国早在一九四0年就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根据中国人事部今年初的一项统计,中国高校今年的入学率达到百分之二十一左右,充分表明中国的高等教育考试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


  与此相应和的是,大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其就业也随之步入“平民化”,这将预示未来不久,中国的大学生将分布到更广阔的地区和最需要人才的就业岗位中去,对中国的发展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好消息。


  此外,近年在北京各大高校与政府部门和企业一起,不遗余力实行各种措施,鼓励大学生到西部和下基层就业。


  中国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副司长刘大为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大学生到基层就业,有较多倾斜政策,涉及到户口迁移、工资标准、生活补贴、转正定级、研究生招生等,倾斜力度前所未有。而据预计,今年会有不少于十五万的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


  同时,针对大学生缺少工作经验的情况,中国很多高校早早与用人单位签订实习基地,今年大连市也启动一百个“大学生见习基地”;今年的五月份,浙江百家民营企业进京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八所北京著名高校签订大学生实践基地协议;鞍山市民营企业进学校“预订”毕业生,与明年毕业的学生达成实习意向。


  无论是政府干预,还是高校和大学生自己开始行动起来,无论是情愿,还是不情愿,在今天,对中国这个世界上最有活力的市场来说,每一个中国的大学生顺从市场本位就业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一条路,也只能是唯一的一条路。对于国家,和个人来说,都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选择。(完)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