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昨天,由市总工会、市教委、今晚传媒集团共同主办的2006“金秋助学”活动正式启动,主办单位向部分外来务工子女和困难职工子女发放了助学金。本报记者高山摄
本报讯(记者黄助)昨天下午,市总工会、市教委、今晚传媒集团联合主办的2006年金秋助学活动正式启动。市委常委、市总工会主席散襄军出席启动仪式并讲话。
2006年“金秋助学”活动重点对象是:本市困难职工家庭人均实际收入低于本市最低城镇居民生活保障线,或因其它特殊原因造成就学困难的小学、初中、高中在学学生;在津务工的特困农民工在本市就学的小学、初中、高中子女;考入大专、大学而因特殊原因造成入学困难的职工子女。
2006年“金秋助学”活动主要采取四种助学模式:一是联动快捷助学;二是“一帮一”、“一帮多”实名助学;三是捐资冠名基金助学;四是聚集社会合力,关爱身心健康助学。还将倡导企业献爱心,组织“让眼睛更明亮”义诊活动,开展“看津城发展,强理想信念”夏令营活动,组织劳模教师进行现场义教助学,举行“作文专题辅导”和“强化家长辅导能力”专题讲座,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并建立基层工会与学校联系制度,主动争取学校对特困职工子女的关爱和政策支持。
在启动仪式上,困难职工和困难农民工子女代表接受了助学资助。华夏医院代表捐赠单位向社会发出倡议:人人献出一份爱,积极参与“金秋助学”活动,并当场捐款10万元。2006年“金秋助学”活动将延续到年底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