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花掉千余元,大学生不理性消费谁担责?
2010-07-14

                   ——记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学子调查大学生消费实践活动

 

 

上图:调查队员吴周等人正赶赴目的地

 

在当代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如何将自己手头有限的钱花的更加丰富实在,已经成为人们日趋关注的话题。而大学生作为社会的特殊消费群体,其不理性消费问题则更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了解大学生消费的真实状况,712日,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的学子联合郑州大学、郑州牧业高等专科学校等高校的学生,在郑州大学新校区、二七商业街、丹尼斯卖场等地,通过问卷等形式展开了消费情况调查。

月消费千余元,高出工人底薪

在郑州牧业高等专科学校,据一名在校大二文秘专业的女生介绍,因为学校距离丹尼斯商场比较近,所以其学校的女生消费较之其他学校女生会偏高一些,就她自己来说,每月除了吃饭等必须花费以外,还会有接近两百元的额外支出,而和她的同班的一些女生,额外支出会比她还高出近百元。

前天就有个张姓男生为他女朋友买了一件标价为999元的雪纺裙,走访中,在丹尼斯卖场负责达芙妮专柜的王小姐告诉队员,“其实会在商场高中档柜台买东西的,每三个人中就会有一个是在校大学生。”一件衣服的花费就将近千元,加上其吃饭等必须费用,这名男生的月消费绝对不会低于1500元。而在省内,工人的底薪仅为960元。

奢华之风并非个别

采访中,队员了解到,像张同学这样过度消费的奢华行为,在我市高校中并非个别。这些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都比较好,但其中也不乏家庭经济一般的学生。一名做学生工作的老师对队员说,现在高校校园里像张同学这样的高消费一族虽然还占少数,但不少在校大学生一个月花掉900元是很常见的事,甚至出现月初花钱如流水,月底靠方便面度日的现象。这一方面反映了学生消费观念的问题,也说明了部分学生在个人理财能力方面有所欠缺。

在郑州大学,化学专业的汪同学告诉队员,大学三年,自己一直被消费超支现象困扰着,虽然做过兼职、家教,却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自己花钱大手大脚的习惯。

理性消费依然是主流

队员们调查了解到,其中有50.15%的同学月消费额集中在500-700元之间,23.98%的同学月消费额则低于500元。所以,整体看来,同学们的消费还算合理。在被调查的同学中,其额外支出部分则为交际费,恋爱支出与通话支出则是交际费用中的最大一部分。

父母在日常生活消费的原则立场是子女最初的效仿对象,由于有些学生家长本身消费观念就存在误区,所以更谈不上对孩子的教育了,因此,要树立大学生正确的消费观,首先应该从家庭熏陶方面做起。再次,当拜金主义与享乐主义等不良社会风气袭击校园时,我们应该从心地上去排斥它们,而不是接受它们,这一点,学校老师的引导也十分重要。大学生应该学会自重,不要让自己被超前消费弄到精疲力竭。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