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踏事故重演折射安全教育缺位
2009-12-10

2009年12月10日 08:21:34  来源:工人日报

遇险 书面没写 老师没教 漫画作者 李法明

    12月7日晚9点30分,湖南省湘乡市育才中学发生一起踩踏事故。下晚自习的初中学生在下楼过程中拥挤踩踏,造成8名学生当场死亡,26名学生受伤。

    如此校园惨剧令人悲愤与震惊!笔者注意到,从2008年底至今一年时间,媒体报道校园重大踩踏事件就有四起之多。恕笔者不再一一举例,毕竟咀嚼悲剧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情。

    而从2005年开始教育部便三令五申要重视学生安全工作,对避免踩踏事故更是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警钟虽然长鸣,为何隐患从未离去?

    多起踩踏事故的教训与教育部的通知为何警醒不了学校呢?就湘乡市育才中学踩踏事故个案来说,学生晚上9点30分下晚自习是否课业负担太重?下雨天学生行走不便,为何没有领导、老师在楼道及时引导分流下楼学生?人们常说“魔鬼在细节”,校园踩踏事故背后也藏着一个个“细节魔鬼”。比如,教育者安全意识淡漠,对学生的安全教育缺位,学校安全责任机制形同虚设。没有对学生上下楼这些高危环节采取严密措施,没有对下雨天学生行走不便进行人文关怀,等等。

    我们不能忘记,在四川汶川大地震,那所“最牛的学校”的孩子们由于平时的安全应急训练有素,教师组织撤离科学有力,最终生命都得以保全,创造了抗震史的奇迹。事实上,如果育才中学的学生平常接受了应对突发事件的教育与演练,如果学校安全责任落实到人,实现过细管理,学生错开上下楼,踩踏事故应该可以避免。

    当然,追问还有很多,“假如”也有很多,但再多的追问无法挽回生命,也不能抚平受伤、受惊吓孩子心中的创伤。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是,相当数量的中小学校惟学生的成绩马首是瞻,把安全教育当成了文化知识教育的点缀。很多学校仅仅把硬件安全作为安全教育的“第一要旨”,安全教育仅仅被理解为安全管理。当学校发生安全事故以后,一些学校总是找管理上的漏洞,比如对教师管理学生的责任分工不明确,值日值勤制度没落实等,其实在事故发生的背后是安全教育的长期缺席。

    这几年发生的多起校园安全事故大多都存在着共性问题:教育者漠视威胁学生安全的隐患,缺乏对学生安全问题严重性和紧迫性的认识,甚至麻木不仁。

    笔者相信,踩踏事故善后事宜将会得到高度重视和妥善处理,当地学校安全工作也会进行一次认真整顿。但是这种事后诸葛亮式的整顿、提高会不会又是“认认真真走过场”呢?

    踩踏事故的教训无疑是深刻的,痛定思痛,学生踩踏事故频发应该引起教育部门与教育者的反思。教育者应该牢固树立一种观念,那就是,应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重要的原则就是预防为主。学校一方面要对不谙世事的孩子加强教育、引导,平时做好紧急疏散演练工作,帮助孩子掌握自护自救、应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本领;另一方面面对学校安全管理来点硬措施,实现科学管理,过细管理。不能等事故发生了,再去当救火队员。(胡艺)

来源:新华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