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04日08:05 南方日报
对于吴老的义举,支教队员都已获知。从山里走出,到医院照顾赵鹏的广商大四学生黄振荣,昨天写了一封电子书信表达他的心迹。发到记者邮箱后,他又发来短信:我不善言谈,但请你一定转达这些文字。
“等回到广州,我们真的想去吴老家中当面致敬,不知道是否打扰他老人家。”通话末尾,队长陈华信再次说出了心愿。
您让我们坚信: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
敬爱的吴老:
我和队友很感谢您对赵老师病情的关注,感谢对山区教育的支持,也感谢对我们支教团队工作的肯定。
我们都知道,吴老是著名的改革开放闯将,以“杀头就杀我吧”的豪言,开辟市场经济的血路。如今,88岁高龄仍心系农村,助推文教,那个只能在报纸上看到的担当时代、思想解放的吴南生,真实地走到了我们这群“80后”的跟前。
从政坛退休您仍能持之以恒地关注农村,这让我们这些当代大学生更加敬佩您的为政和为人,也坚定了我们的信念———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时代青年需要关注草根,需要眼睛朝下,与您当年相比,我们还不副名,需要做的还有很多。
我来自茂名农村,自小在农村长大,我的哥哥和两个弟弟都是初中辍学外出打工,所以对农村教育特别有感触。每次来到贵州油杉河村,就像回到自己的家。在这里支教,像是帮助自己的兄弟姐妹上学。
我们很多队友也都来自农村,对农村、农业和农民有深厚的情感。从农村中来,再走到农村中去,3年来我们坚持下来了。其实想法很简单:让更多的山村孩子,能像我们一样受到更好、更高的教育,希望以此慢慢地改变贫穷和落后。
敬爱的吴老,我们大学生搞支教助学,优势在于精力充沛,知识丰富,相较于社会人士,更容易得到孩子的认同。但同时面临很多困难,感触最深的是缺乏社会资源。比如说,缺少资金的支持,缺少专业的培训。
我们都很希望可以得到社会的支持帮助。希望能在广东形成一个高校支教助学联盟,发动其余高校学生,像我们一样点对点,长期固定扶持贫困山村小学的发展。
我们拒绝“形式”,不搞“蜻蜓点水”,只想切实为农村教育尽一份当代大学生的绵薄之力。
最后,祝您身体健康!
敬礼!
广东商学院“向日葵天使”
支教团大四学生
黄振荣
来源: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