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大班制逐步取消
2009-06-17

大洋新闻 时间: 2009-06-17 来源: 广州日报 作者: 文远竹

家长们就“小学升初中”的相关问题进行现场咨询。 CFP

  本报讯 (记者文远竹 通讯员任宣)广东将认真解决人口集中的城镇学位紧缺问题,逐步消除大班制特别是超大班制现象。这是记者昨日从省教育厅对省人大代表建议答复中获悉的。而对于代课教师和教师待遇问题,省教育厅则表示,在2010年底前通过录用、培训、转岗、辞退等具体措施解决中小学代课教师问题。

  治理“大班制”应实行“问责”

  今年初省“两会”期间,张恒珍等7名省人大代表提交建议称,教育部曾颁发文件要求采取有力措施解决班级名额超过55人的现象。但这一问题在广东省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有些欠发达地区的小学班名额普遍在60人以上,中学班名额平均在70~80人。

  张恒珍建议,要严格学校招生管理,建立健全解决大班制问题的督查通报制度,不及时解决大班制问题,应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希望消除现有70人以上的特大班制,逐步化解大班制;从2009年秋季起,控制新生班名额,力争到2011年中小学起始年级各班名额人数原则上不超过小学46人、中学50人的国家和省定标准。”

  省教育厅在答复中坦言,中小学大班制问题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初中。据2008~2009学年初统计,全省超过56人以上的班的比重达52.3%。珠三角地区大班制情况有较大的改善,东西部地区基本没有得到改善。

  省教育厅表示,下一步要合理调整学校布局,逐步消除大班制特别是超大班制现象。 

  关注“中小学大班制”

  久积成“大”

    城镇人口大量增加,而部分地区学校的规划建设未与城区发展同步,造成学位不足。

  部分地区为减少教师工资支出,不按核定的教师编制数足额聘请教师,普遍存在空编现象。

  教育发展的不均衡引发了对优良教育资源的争夺,“择校”行为加剧大班额问题。

  多管治“大”

    城镇新建居民区的配套学校必须与居民区同步建设。

  全面实行小学就近免试入学、初中电脑派位或对口入学。

  禁止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择校”、禁止小学升初中选拔性招生。

  鼓励各地采取合并、一校多区或集团办学等形式,支持具有优质教育资源的公办学校与薄弱学校联合办学。

  条件具备的地区可将邻近的义务教育学校划归同一学区。

  引导乡镇中心小学和规模较大的片完全小学将邻近村小学和教学点纳入本校统一管理,实行一校多区办学。

  全省学生超过56人的班级比重达到52.3%。

  要逐步消除大班制,全面实行小学就近免试入学、初中电脑派位或对口入学。禁止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择校”和小学升初中选拔性招生行为。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