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了一点”,让人“很”心寒
2006-04-27

教育部财务司专项资金处调研员华成刚,25日在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坦承”:“现在大学普通高校的学费,大概一个学年4000元左右。”“当然学费对农民和贫困家庭来说,是高了一点。”(见4月26日东方早报)

好一个“是高了一点”!且不说“4000元左右”本来就是一个很吝啬的说法,就算是这个数,也已早就“超英赶美”天远地远了!说这话决不是拍脑袋信口雌黄而来,请看去年7月11日新华社的报道:

“中国大学学费15年涨了30倍,绝大多数院校的普通专业每年的学费都在6000元左右。”——这哪里是什么“4000元左右”!

“而就世界整体而言,学费占人均GDP的比重一般在20%左右。2001年,美国大学平均学费5000美元,约占美国人均GDP的15%;英国大学平均学费1100英镑,占英国人均GDP的7.3%……2003年,中国人均GDP1000美元,相当于人民币8700元左右,以当时5000元一年的学费标准来算,约占人均GDP57.4%。”——7.3%、15%、20%、57.4%,这一连串数字究竟说明了什么?我们的高等教育学费对农民和贫困家庭而言,仅仅是“高了一点”吗?

非也非也!去年8月,中国扶贫基金会新长城项目部公布了一个《中国优秀特困高考生调查报告》,报告说,2004年中国农民年平均纯收入为2936元,如果按照每名贫困大学生每年平均支出7000元计算(含学费、生活费和住宿费),一个人本科4年最少花费2.8万元,相当于贫困县一个农民35年的纯收入。(2005年8月10日新京报)

35年的纯收入才能供一个农村贫困学生读完大学,这是“高了一点”还是高了“N点”?相信著名学者汪丁丁是不会打胡乱说的——他在去年8月的一期《财经》杂志上撰文说:我们的大学是世界上最昂贵的教育组织,这一结论有过硬的数据资料支撑,并且经过了严密论证,不会有假。

而就算没有媒体连篇累牍的报道,也没有学者的科学论证,那些并非生活在真空中的民众,只要稍微了解一点当下中国高校的收费情况,也完全能够一眼就看出那“4000元左右”和“高了一点”之类论调的虚妄。可是我们不明白的是,那位教育部官员,在堂而皇之的新闻发布会上披露重要数据信息,怎么可以如此地不加论证和具体说明,枉顾事实、信口道来呢?

实际上,是“高了一点”还是“高了很多”,甚而至于“太高了”,民众心中自有一秆秤,相信教育部诸君更是心中有数(不是4000元那个数)的。我们不能妄加揣测那位官员如此道来的动机,但是那句轻飘飘的“高了一点”,确实令人很心寒。
(来源:凯迪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