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4年、2005年连续两年筹集40多万元,帮助82名贫困大学生入学的澳门嘉应同乡会,今年的筹资工作又开始了:该会当然会长张金善70多岁的父亲、荣誉会长张亮勋先生日前把自己做大寿的3万元现金无偿捐献出来,表示要为资助家乡贫困生上大学出一份力。
澳门嘉应同乡会的乡贤们对家乡教育事业的支持由来已久。继1995年捐资50万元兴建梅江区嘉应中学科技大楼之后,从1998年开始,同乡会先后筹集了100多万元资金,在梅州市各县兴建希望小学,目前已建成的有梅县石坑镇澄上希望小学、蕉岭县澳门回归纪念学校、平远县东石镇麻塘希望小学、五华县大都镇联新希望小学等。2002年,澳门嘉应同乡会筹资5万元,为五华县大都镇100名贫困小学生解决了一年的学杂费;2005年,又筹集了3万元,继续资助大都镇的贫困小学生完成学业。
澳门嘉应同乡会对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始于一次活动——2004年8月,为帮助梅州贫困学生圆大学梦,共青团梅州市委、梅州日报社、市教育局、市关工委联合发起了“帮助特困生上大学”新闻助学活动。澳门嘉应同乡会首席会长黄铨昌等负责人正好应邀回梅出席市第五次归侨侨眷代表大会,他们在大会期间从梅州日报的报道中得知助学活动的情况后,深受感动。他们回到澳门后立即发动同乡会的全体会员捐款帮助贫困学子。短短的几天时间就筹集了158970元,资助了家庭特别贫困的26名品学兼优学生,使他们顺利跨入了大学的校门。2005年,该会又积极筹集279143元的助学金,资助了56名特困学生上大学。
把这些学生们送上大学以后,同乡会乡贤们一直在跟踪了解他们的情况,得知这些学生在学校里自强自立,乡贤们都倍感欣慰。连续两年,同乡会都组织部分乡贤从澳门驱车到广州探望受助学生,向他们发放生活补助金。今年2月26日,澳门嘉应同乡会和受该会资助的50多名梅州籍大学生座谈时,看到曾经濒临失学的学生们一个个变得成熟自信,澳门嘉应同乡会乡贤们感到这种活动非常有意义:挽救一个流失学生,就是挽救一个未来。他们表示,澳门嘉应同乡会将会继续开展此项活动,并且发动更多的人参与。
除了捐资教育事业外,同乡会的许多乡贤还经常为家乡其他事业出钱出力。近五年来,他们每年都筹集数十万元支持梅州扶贫济困事业。如2003年5月中旬,梅州市部分县遭遇洪水灾害,同乡会第一时间发动乡亲,筹资10万多元,帮助受灾群众渡过难关。同乡会的几位梅州市政协委员积极为市政协挂钩扶贫点解决饮水难、看病难等问题,先后捐资10多万元。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该会已经为家乡各类事业捐款4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