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02月07日07:43 南京晨报
“一会儿要学生学京剧,一会儿要学生每天跑个上千米,上面一句话,下面学校、家长忙个不停,硬着头皮也要做!”在昨天召开的省两会上,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热议教育部门不断出现的“新花样”,“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关部门能不能少点折腾?”
[事件一]
京剧进课堂
教育部去年下发通知,提出在北京、天津、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江西、湖北、广东、甘肃等10省市中小学开展京剧进课堂试点,一至九年级学生将学唱15首京剧经典唱段。江苏随后选择10所小学和10所中学作为试点校,一时之间音乐老师纷纷集体培训京剧,学校竞相开设京剧课。
音乐老师“回炉”学京剧
王平(化名)是某中学的音乐老师,近10年的声乐科班学习让她对自己的教学水平很自信,这些年从她手上培养出一批优秀的艺术特长生。可是最近她却丢下自己的专业一门心思学起唱京剧。“说实话京剧不是我的兴趣,纯粹为了教学,而且真正想唱好京剧是需要一定传统文化功底的,它讲究的是唱念做打,我不是很自信。”记者了解到,大多数学校的音乐老师根本不懂京剧,有的地区已经组织老师分批进行京剧学习。一位小学校长说,长期以来学校招聘音乐老师最关注的是器乐、声乐,这些老师学回来也只是个初级工。
学校出钱聘请演员教戏
“江苏地处南方,口音很难念准京韵。京剧内容在义务教育的音乐课中其实一直存在,只是过去所占份额太小,缺少学习的连贯性和系统性,如果教育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可能效果反而更好。”某京剧试点学校为了给孩子上京剧课,从京剧院每周聘请老师到学校。“现在学校又多了一项开支,而且既然是试点总要出点成绩吧,对有些潜力的孩子还要出钱培养。”
学生家长周女士说,在这个孩子们只知道麦当劳、周杰伦的时代里,把京剧作为课程内容教给学生很有意义,弘扬了民族文化,也扩大了孩子们的欣赏面,但是她希望学校能够从孩子的兴趣出发教学。“为什么只上京剧课呢?地方戏都应该进去,叫戏曲鉴赏课不是更好?”
可以“选修”不要“硬派”
省人大代表阎勤是南师大附小校长,多年从事教学工作的她认为,教育部规定在中小学要求学京剧这个事情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如果有更详细具体的规定同时积极做好京剧教学的配套设置工作,并且允许中小学校根据自身情况灵活选择学习的方式和程度,就更利于此项活动的开展,也能更好地达到预期目的,例如中小学开设京剧课可以“选修”,而不是“硬派”。
[事件二
每天跑千米
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联合开展的“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去年10月26日启动,要求在10月26日至今年4月30日的半年时间里学生坚持每天长跑,小学生每天跑1000米,初中生1500米,高中及以上2000米。
家长希望不要一次跑那么长
“我的孩子在上初中,下午大课间都要跑步,我知道跑步是件好事,可以锻炼身体,可是跑的圈数太多了,而且速度快,跑完之后特别累,出很多汗,不仅影响下节课听课还容易生病。我知道这是国家规定的,但是希望这些出台规定的部门可以动脑筋想一想,减少一下圈数或放慢一下速度。
“每天跑2000米,对高中生来说,要求是不是有点太高了。每天跑那么累,还有精力把学习搞好吗?”市民马女士的儿子今年上高一,她认为现在中学生每天长跑很难坚持,而且每天晚上回家要写作业,周末还要上辅导班,孩子的压力会很大。
不少校园场地太“迷你”
“学校的操场仅有300米跑道,如果所有年级一起跑就没有办法跑了,但是考虑安全问题,又不能带学生们到校外跑步,真是螺蛳壳里做道场啊。”一位小学校长无奈地说。
记者了解到,不少中小学还是属于“迷你”校园,有些学校连塑胶操场都没有,在校园内长跑的确存在困难。
强制长跑会令孩子抵触
“从我们调研的情况看,现在学生的体能在下降,龋齿、近视、体能差、肥胖儿偏多等情况越来越多,所以组织学生跑步,提高体质我举双手赞成。”省政协委员于琨奇认为,促进孩子体育运动可以不要仅仅局限于每天跑1000米或者2000米,应该根据孩子自己的兴趣进行,可以打篮球踢足球。教育部此项规定的初衷是好的,但没有考虑到许多实际情况,城市学校尚存在这么多硬件问题,农村学校更是如此了。“强制长跑会令孩子产生抵触心理,组织学生健身是好事,但不能搞“一刀切”,应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合理安排,否则可能事倍功半。”
来源: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