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饭教育”,让大学生一路无言
2006-04-15
 新华社武汉4月14日电(记者李鹏翔)不久前,武汉科技大学通过调查发现校园餐厅内浪费现象严重,为了倡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校组织学生赴国家级贫困县阳新县新屋村进行“一粒饭体验教育”,使学生对浪费现象有了重新认识。

100个大学生饭碗,吃干净的不到10个

    不久前,武汉科技大学组织学生在校园3个餐厅随机抽查了100个学生饭碗,发现吃得较干净的不到1/10。在随后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有3%的同学每次用餐都会有剩菜剩饭,67.8%的同学承认自己偶尔会出现剩菜剩饭。

    经过调查,饭菜质量不高、食欲不好、吃不习惯、就餐环境不好、减肥、别人没吃完就不好意思吃完、从小养成了剩菜剩饭的习惯等成为很多学生浪费的理由。不少同学甚至“理直气壮”地认为:“我自己钱买的,爱吃多少吃多少,你管得着吗?不就几毛钱嘛!”

    参与调查的2004级材料专业王毅同学说,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仅南园一个食堂每天回收14桶剩饭菜,按正常售卖每桶折算200元计,浪费金额2800元,一年下来可就是100万元。

贫困乡村体验,大学生们一路无言

    在对校园食堂浪费进行调查后,武汉科技大学精心组织了15位参与调查的大学生代表赶赴国家级贫困县阳新县新屋村进行体验教育。

    在村民石常海家,房梁上吊着两条已被熏黑的腊鱼,摸上去硬梆梆的。石常海告诉同学们说:“这是家里唯一的两块肉。过年时办的年货,哪舍得吃?”

    在村民殷远能家,满满一锅舍不得削皮的煮红薯又让大学生们惊奇。拉起家常,2003级法学专业的石玉清随口问13岁的殷晓日长大想干什么?小晓日沉默了一下,小声说想当厨师,理由是“那就能给妈妈炒白菜吃了!”学生们听罢无言。

“一粒饭教育”直击大学生价值观

    食堂浪费的惊人数字、校园与乡村生活强烈对比的感言和照片,武科大教学楼下和食堂外“一粒饭教育”的展板前人头攒动、不少人唏嘘不已,留言簿上很快签满了激动的语言……

    一位名为清水悠悠的学生在校网站上留言,“看罢图片,一声罪过!我们真的富有到可以轻视怠慢粮食么?国人解决了温饱问题,粮食从未像今天这样寻常、廉价。珍惜每一粒粮食,这是一种崇高、一种教养、一种习惯!”

    还有一位同学写道,“我来自农村,看到很多同学浪费,我心如锥扎般痛;看到农民收获粮食的不易,我想哭。我希望,同学们吃饭不要忘了种田人,少一份奢侈,多一份至诚和感恩吧!”

稿件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3版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