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用水无度 10盆水洗1件衣!(图)
2006-04-06

  “水管长流水,教室灯长明”,这是很多高校里常见的现象,很多大学生对此已经见怪不怪。日前,天津科技大学援心社的同学们在本市部分高校进行了一次大学生校园浪费现象调查,结果:公用场所无限制用水、宿舍教室超支用电、食堂饭菜随意浪费、纸张条幅不珍惜使用、一次性用品过度使用,位列高校校园浪费行为的前五位。

  一件衣服洗10遍

  学校的共用水房一直是浪费的重灾区,由于一些高校对学生用水量没有具体限定,所以大家用起水来也就格外大方。刷牙、洗脸完毕忘了关水龙头是常有的事,洗一件衣服平均要用三四盆水,有些爱干净的同学甚至要换10多盆水。经常见到有人把衣服泡在盆里,水龙头开到最大,一冲就是一两个小时。除了水房,浴室里的浪费情况也很严重,夏天的时候有人一天要洗两三次澡,而且喷头只要一开就关不上,自己倒是痛快了,水却白白流进了下水道。

  空教室电灯长明

  如今,电脑、MP3、手机是大学生生活的必需品,哪一样用起来都少不了电。虽然不少学生公寓都规定了用电额度,可架不住宿舍里每个同学轮番上阵地开机、充电。有人在电脑上通宵“鏖战”,有人MP3、手机随时充电,一个月下来超支的电费达到上百元。而在公用教室、自习室,电灯长明更是屡见不鲜。经常是偌大的教室里只有一名学生,却要把所有的日光灯都打开;有的学生趴在桌子上休息,教室里却依然开着灯;还有的教室空无一人,却挂着窗帘开灯。在走廊里,更是灯光长明,无人管理。

  馒头吃一口就扔掉

  随便走进哪个学校的食堂,都能见到吃不了的食物被丢弃的现象。餐桌上吃不完的饭菜、喝不完的饮料,咬了几口的馒头随处可见,有些食品甚至没动过筷子也难逃被扔掉的厄运。同学之间聚餐、请客,不点上一两百元的饭菜就觉得面子上挂不住,结果吃不下又不愿打包带走的东西统统被倒进了泔水桶。

  简历厚度堪比教材

  虽然电脑已经非常普及,可纸张仍然是学习最大的消耗品。日常作业、毕业论文都需要用书面形式打印出来。平时常规论文3000字左右,通常要用三四张纸,而毕业论文往往在1万字以上,一式六七份甚至十份,以一个班30人计算,就需要消耗2000至3000张办公用纸。找工作的同学还要制作求职简历,为了给用人单位留下深刻的印象,有些同学的简历内容可谓应有尽有:个人经历、实践履历、获奖证书、自我介绍、再加上精美的封面、封底,厚度甚至超过了某些教材。

  一顿饭扔掉几千双筷子

  现在生活节奏快了,许多方便人们使用的一次性商品应运而生,比如一次性饮料包装、可抛弃的隐形眼镜、一次性照相机等等。而在学校里最常见的就是一次性筷子。很多学校食堂都使用一次性餐筷,一个学校一顿饭下来就有几千双筷子成为垃圾,浪费惊人。此外,很多社团组织活动都要悬挂条幅,制作一个条幅通常要花50至100元,而这些条幅大都用过一次就失去了价值,永远被搁置在角落。

  组织此次调查的援心社成员莫中磊告诉记者,除了以上五种浪费现象,滥用电梯,设备无人空转,电子阅览室内玩游戏,上自习多占位子,肆意攀比高消费等也都是同学们选出的校园常见的浪费行为。实际上,很多大学生都知道浪费的危害,但却在日常生活中缺乏节约的意识。造成浪费现象层出不穷的主要原因是,现在很多家庭的经济条件都不错,而大学生又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养成了大手大脚不拘小节的习惯。此外,在社会这个大环境里,相关的教育提醒比较少,很多高校里或是周围的小饭馆都没有张贴节约粮食的标语,更没有一个餐饮服务人员在学生就餐时,提醒他们适量点菜,以免浪费。而单纯倡导节约的标语口号又通常比较空洞乏味,很难引起大学生们的共鸣,加上缺乏相应的奖惩制度,时间长了也就失去了提醒警示的作用。

  节约公约

  对于大学生来说,要做到节约并不是一件非常难的事,其实生活中有很多节能的小窍门。科大援心社的同学们就总结了不少节能的好点子,倡议大家厉行节约:

  1.宿舍,教室人走灯灭,光线充足时不开灯。

  2.随时关紧水龙头。

  3.购物时选用布袋,减少使用塑料袋,就餐时点餐适可而止,鼓励打包,避免浪费,尽量少用餐巾纸,多用手绢和抹布。

  4.节约学习用品,铅笔、橡皮、本册完整使用,写字纸两面用,想好再动笔,减少使用修正液。

  5.洗澡动作要迅速,节水省时又腾地儿。

  6.倡议男生要用电动剃须刀,因为平均一只电动剃须刀会为世界节省约36片刀片。

  7.使用充电电池,每个月至少有一次将电量全部耗尽,并且将电池充满,这样能保持电池的活性,延长其使用寿命。

  8.送礼物不包装,要包装用报纸,节约之行,新风尚。

  9.一般性校内文体活动,不使用印制的一次性条幅,常规性工作要考虑条幅的重复使用;各种校级文体活动的通知等,统一在海报栏和网站发布,一般不发放书面材料;邀请领导参加,不使用印刷的请柬,可采用自制请柬或电话、当面邀请;各种校内文艺演出的节目单等尽量少做,不使用彩色封面纸和喷绘、写真;控制各类证书和奖品的发放规格;控制各种活动照相数量,一般只冲洗代表性的照片用做存档和宣传。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