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有捐助的想法
|
这支爱心团队的成员都是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去年8月,他们开始资助忻州市河曲县巡镇中学的20名贫困生。研究员毕老师说,一直有资助贫困学生读书的想法,正好其中一位成员的老家在忻州河曲,由此联系到了巡镇中学的20名贫困初中生。去年,他们给每个孩子留下了400元钱。春节期间,受助孩子和他们的家长纷纷来信表示,一定要坚持完成学业!今年8月,毕老师等人将再次前往忻州,对这些孩子进行捐助。
“读书是顶大的事”
70多岁的李文燕老人说,自己的母亲有一个遗憾就是很早便辍学,为此,李文燕和哥哥出生后,尽管家境贫寒,母亲还是坚持供他们上了大学。老人认为,读书是顶大的事,也是最有意义的事情。老人联系到一名贵州籍贫困女生,从今年1月份开始资助。老人说:“如果有可能,我还想再资助一个孩子。”
要将资助延续下去
梁建新是煤化所招待所负责人,每周带领员工义务清扫居民院落、社区特困户在招待所就餐6折优惠,他的这些“义举”在社区内有口皆碑,而他资助贫困孩子读书的事鲜为人知。梁建新是柳林人,深知农村孩子要想改变命运,读书恐怕是惟一的途径。2004年,他与18名经商的朋友一起到离石市信义镇一所希望小学,给孩子们送去了大量文具,并选定26名家境贫寒的孩子作为资助对象。他们商定,每年去探望这些孩子,将资助行动延续下去。
采访中,许多捐助者表示,可以时时处处关心受助孩子,但不希望让孩子们感到受助是一种负担,只希望他们能好好学习。他们曾多次婉拒媒体的采访,并拒绝透露姓名,只希望“更多的人加入到献爱心行列中来”。
本报记者任志霞
(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晚报网络编辑:赵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