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蔓延 20 省,超 1000 例确诊!这个冬天我们要面对什么?
2021-11-11丁香医生
图怪兽_1b94bdb860f27c3962f20e587013a619_21201


 
 

       截止到 11 月 9 日 24 时,本轮自 10 月 17 日西北开始的新冠疫情,本土确诊达到 1023 例(加上境外输入,合计超过 1200 例),波及 20 个省区。

       疫情地图又出现了大片红色。



不同省区当前确诊病例数量

图片来源:丁香园·丁香医生疫情地图

       不到 1 个月的时间,超过千例的确诊,凛冬将至,我们再次因为新冠疫情有了隐忧。

       冬季原本就是呼吸道病毒的活跃季节,新冠病毒从发现到如今还不到 2 年,传播很受防控是否严格的影响,在季节性传播特点方面,还没有明确的流行病学观察。但我们可以从跟它近似的呼吸道病毒,尤其是其他冠状病毒的情况来做参考。

       冠状病毒在温带、寒带的主要流行季节就是冬季。这跟两个因素有关:

       1、冠状病毒在低温情况下存活时间更长;

       2、寒冷缩小了人的活动范围,更多的聚集在室内,相互距离缩短。

       这就给了病毒更好的传播机会。

       去年冬天,国内新冠疫情的局部暴发情况也历历在目。

       11 月的喀什、天津,12 月的成都、内蒙古,1 月的石家庄、黑龙江……尤其是 1 月的多地疫情出现,给春运出行等造成了很大影响。
 
 
 
 
 
 
 

       由于全球主要国家都在北半球,逐渐进入了冬季,世界疫情在经历短暂的八九月确诊减少的蜜月期后,也已经连续多周确诊增加了。



全球每日新增新冠变化曲线

图片来源:worldometer

       今年冬季,疫情可能更加严峻,相比于上个冬天的新冠病毒,现在我们的对手更加毒辣。

       从 2021 年 5 月开始流行的新冠病毒德尔塔毒株,现在已经成为世界上的主流毒株。

       德尔塔毒株的 S 蛋白携带了这些重要突变

       1、D614G,B 系的创始突变,增强传染性。
 

       2、L452R,增强感染性和降低免疫系统识别能力(这里要解释下,有突变能降低免疫系统识别能力,在综合作用下,它不一定就能明显降低疫苗效果,具体怎么样还需要看实验数据)。

       3、T478K,增加与 ACE2 的结合能力,增强变体的细胞水平感染性。

       4、P681R,增强变体的细胞水平感染性。

       5、E484Q,降低免疫系统识别能力。

       这些突变让病毒更加厉害,一来是逃脱免疫的能力增强了,二来是更容易传播。还有排毒时间缩短、排毒量增加的特点。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研究人员报告称,接触德尔塔变体后 4 天就可以检测到病毒,但是接触原始毒株的人检测到病毒的时间评估是 6 天;感染后,体内的病毒载量更高,感染德尔塔的人的病毒载量也比感染原始毒株的人高 1260 倍。

       这轮疫情中,成都就出现了 1 传 13 的案例。

       德尔塔毒株加大了防疫难度,我们要应对的是一个更狡猾的敌人。

       除了病毒变化,我们周边各国的疫情形势也逐渐严峻。

       俄罗斯疫情新增人数从 6 月开始就逐渐走高,截至 11 月 8 日达到了 38000 余例/日,死亡人数 1164 例/日,数量仅次于美国。

       11 月 1 日,韩国卫生部门宣布执行新的防疫措施,有条件逐步放宽防疫限制,进入「与新冠共存」防疫模式,每日新增病例数逐渐升高,诊断和死亡也超过了去年同期。

       东南亚国家越南、老挝等也出现了抬头,邻国缅甸更是始终处于疫情失控状态。

       国外的严峻形势,意味着境外输入性病例的风险持续升高,边境的防疫和管控压力巨大。

       此外,国内的基层防疫仍然有不足之处。

       10 月以来,无论是内蒙/陕西/甘肃等地相关疫情,还是黑龙江黑河市疫情,甚至是继发于国内疫情的关联疫情,发现第一例感染者时,通常已经传播数日,对疫情防控提出了新的挑战。

       基层、中西部地区检测能力不足,科学防护意识不足,甚至还有出现防疫人员被感染的情况,这些也将延滞疫情控制。

       更强的对手,防控不力的邻国,尚有不足的基层防控力量,加在一起,预示着这个冬天还有可能出现局部疫情,尤其是边境地区、农村地区的疫情暴发。

       冬季防疫需要更科学、更高效的手段。

       今年冬天或许疫情形势也会进一步严峻,在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常态化防疫过程中,我们可能需要更科学、更高效的手段

        接种加强针

       接种疫苗后,保护力衰减是一个世界性难题。

       从今年年初开始接种新冠疫苗,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半年多。而从有限的真实世界研究看,半年时间各种疫苗的保护都开始下降了。尤其是腺病毒疫苗,可能下降更为明显。

       针对不同病原体的疫苗有效持续时间不同,但至今也未能搞清楚是什么保持着抗体、记忆细胞等保护因素的持续活力。所以只能在发现保护力不足后,再次接种疫苗来刺激免疫系统和体内存在的记忆细胞,使得重新产生大量抗体和新的记忆细胞,提升保护效力。

       目前建议是:完成了疫苗接种程序(灭活疫苗 2 针、腺病毒疫苗 1 针)满 6 个月后开始接种加强针。

        口岸城市及入境管理别放松

       像瑞丽、黑河、额济纳旗等都是口岸城市,承载着国内外货物运输的职责,这里面存在物传人的可能性;部分口岸城市也时有偷渡发生。

       加强货物检测、打击偷渡,以及做好工作人员的闭环管理,都是外防输入的一大重点。

       隔离酒店也时有发生新冠病毒感染工作人员的事件,广州建立了国际健康驿站,采用无人化、智能化的模式,可以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这样的模式试点成熟后,也可以在入境城市推广。

       如何在有效管理的同时,不过度影响人民的生活,也将是口岸城市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省市管理落实精准化防控

       各个省市对疫情的常态化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既要防止疫情传播,也要尽量减少对日常工作、生活运行的影响,这需要进一步落实「精准化防控」,做到疫情更早发现,更高效追踪。

       个人防护要坚持

       每个人在防疫中都是一名「战士」,做好个人防护,也是在常态化防疫,比如掌握正确的口罩佩戴方式。

       外出归来、摘口罩前后都要记得洗手,有咳嗽、发热、肌肉酸痛等类似感冒、流感等的症状,要及时就诊。

       未来将是我们面对新冠病毒的第三个冬天,从首次的懵懂,到上个冬天的有了防备,再到这次的战争升级。虽然对手在变,我们的武器也同样在强大。

       对抗新冠的两年间,人类研发出了疫苗,有了更高效的检测方式,治疗药物最近也看到了曙光……

       正视风险,科学防护,这个冬天有寒冷,也会有温暖的未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