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患者打赢“看病”这场仗
2017-03-16来源:慈善公益报
      一直以来,“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影响着百姓就医的幸福感,有人说如今的医院就像“战场”,看病就如同打仗。近日,《慈善公益报》记者记录了一位患者赴京看病的一天,亲身体会了群众就医难题,两会代表和专家又会对此给出怎样的看法和建议呢?

      “医联体”弥补“一号难求”

       我国优质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大城市,这样的医疗服务体系格局和群众看病就医的需求之间还存在差距。要缓解这个矛盾,促进优质资源下沉,关键是要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召开的记者会上,国家卫计委主任李斌这样表示。

       “分级诊疗制度是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制度之首,而‘医联体’是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的重要抓手,也是一种制度创新。”李斌说,要把现在相对固定的医疗格局联通起来,形成合理布局。同时,进一步优化服务体系,放大优势医疗资源效应,让百姓在家门口也能看好病。

       记者发现,此次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7年要全面启动多种形式医疗联合体建设试点。包括城市医联体、县域医共体、专科联盟和远程医疗协作网4种形式。

       所谓“城市医联体”,是指以三级医院为牵头单位,吸纳二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参加,形成一个‘医联体’,优质资源下沉至基层。

      “县域医共体”是结合‘医共体’建设和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将县乡村连接起来,提供预防、治疗、康复一体化服务。

       “专科联盟”是指比如眼科、儿科、妇产科专科跨区域联盟。北京儿童医院就是儿童专科联盟的典型代表,通过人员培训、疑难重症会诊及对口支援,帮助和提升基层医院儿科医疗服务水平。

       “远程医疗协作网”,是指三甲医院专家医生可远程指导基层医生救治重病患者。2016年安排地方和军队的889家三甲医院对口帮扶贫困县1149家县医院,实现对口帮扶国家贫困县全覆盖。

       如果2017年实现4种形式医疗联合体建设试点,赵敏这样的患者就不用赴京“战斗”了。

       公立医院应发挥公益性

       早晨8点,在北京儿童医院门口,从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赶来给孩子看病的赵敏女士显得有些无奈。

       据了解,赵敏提前半个月就进入“备战”了。由于儿童医院的专家号一号难求,赵敏托北京的朋友预约上已排到半个月后。因为孩子不能累着,所以她们提前来了一天,在医院附近的小旅馆住下。

    记者跟随赵敏及孩子来到诊疗室门前排队。

        一位刚从诊疗室出来的患者对向记者介绍,“好不容易进去了,想和医生多说说情况,可医生要么说不出几句话,要不就是让去做检查。”

       做检查本是看病最常规的程序,可是患者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情绪呢?医生真的不愿意多说话吗?“也并不是医生不愿意讲话,而是累的。现在公立医院的内科一上午看50个病人是常有的事,但这确实不正常。”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说。

       央视做过一项调查: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度低,总是怀疑医生会过度医疗。而医生对超负荷的工作压力、对自己的付出难得回报也有怨言。

       据记者了解,目前我国,医院的投入及医生的报酬中,不到20%来自中央财政,其他全靠医院的创收。

        “这种‘不合理’的体制导致了医生大部分报酬属于灰色地带,这就是他们累还要多看病人的主要原因。只有医生能拿到合理的阳光报酬,才能真正成为病人的代理人。”钟南山说,今年的议案就包括公立医院就要实现应有的公益性,只有这样,医疗改革中的突出矛盾才能理顺,紧张的医患关系才能得到根治。

       彻底告别以药补医时代

       记者随着赵敏女士和孩子做完检查来到药房,已是下午四点钟。赵敏说“我们村很多为了给孩子看病父母老人一家都省吃俭用的,像我们这种普通家庭还算勉强扛得住。”

       国家卫计委副主任王贺胜近日表示,破解“看病贵”核心是破除以药补医机制,建立起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运行新机制。“2017年要全面推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部取消药品加成。这意味着我国公立医疗机构将彻底告别以药补医时代。”

       据介绍,2016年,公立医院药占比由2009年的46%降到40%。

       要进一步破除以药补医,必须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三医联动”和合理的利益导向与激励机制三原则。要保障就是开展药品生产流通使用全流程改革,要把检查检验价格降下去、服务价格提上来。要医保支付和财政补助政策同步跟进、无缝对接,确保群众负担总体不增加。

       此外,还要针对当前医务人员最关心的薪酬待遇、发展空间、职业环境等问题,将建立符合医疗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积极开展公立医院薪酬制度的改革试点。

       凌锋委员表示“相信随着医药分离和医改的推进,很多医患问题会迎刃而解。”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