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 让农民住上安心房
2016-12-12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人民网昆明12月11日电  (记者张帆、李茂颖)甘家寨,这个在云南鲁甸地震中“消失”的村庄,如今一座座敞亮的农家新屋在震后的废墟上重建。“把乡亲们都接到新家了,89户,一户也没少!”冬日寒冷,但龙头山镇党委书记李善云一脸暖色,“今年花椒收成不错,卖价也高,农家乐再慢慢做起来,我对新甘家寨很有信心。”
 
  在农村,房子承载着一家人的幸福和希望。2015年初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嘱咐要把住房质量放在首位,提高抗震水平,建设抗震民居,确保灾区群众住有所居、住有所安。当年起,国家连续两年下达云南农村危房改造任务超过40万户,居全国第一。
 
  再有一个月,苗族村民张文学的两层新房就可封顶。今年初,张文学从广东回到家乡禄劝县大平地村,夫妇俩用打工的积蓄,加上政府补助和贴息贷款,在村里的扶贫移民安置点上忙活开了。“新房有卫生间,干净多了,和城里人住的一样。”不久前,粤滇扶贫协作正式启动,珠海对口帮扶怒江,东莞、中山对口帮扶昭通,每个贫困县今年将得到1000万元资助,主要用于农村危房改造等基础建设。
 
  云南是全国破坏性地震较多、灾情严重的省份之一,仍有93个扶贫开发重点县和片区县,数量居全国第一,今后3年有471万人口需要脱贫。为确保贫困群众有安全适用的住房,云南农村危房改造工程正啃下一个个“硬骨头”。2009年云南正式启动农村危房改造试点,至2014年全省投入资金147亿元,带动农村危房改造建设投资1690亿元,直接惠及238万户、920多万农村人口。2015年至2019年,全省每年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50万户,5年将完成250万户整体性危房改造任务。
 
  腾冲银杏村维护传统村落风貌的同时,引导村民按规划改造房屋、向旅游功能转型,2015年全村接待游客26.6万人次,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1361元,成为中国首批乡村旅游模范村。
 
  农村危房改造将与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乡村旅游相结合,像银杏村这样有特色风貌、基础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美丽宜居村寨,正成为云南的一道新风景。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