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口腔炎不可混淆
2016-12-09来源: 新华社
   新华社重庆12月8日电(黎华玲、刘嘉)近日,2岁的淼淼嘴巴里面长了一些红泡泡,家人以为孩子得了手足口病,送医后确诊为疱疹性口腔炎。专家提醒,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口腔炎症状类似,极易混淆,家长发现孩子口腔中出红疹后切勿乱用药。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口腔科副主任李远贵介绍,疱疹性口腔炎是由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通常是感冒后发病,常见于6个月至6岁的婴幼儿,但这种疾病只在口腔内出疹,其他身体部位没有。
 
  李远贵说,一般人容易把疱疹性口腔炎的症状与手足口病混淆,因为部分手足口病患者口腔内也会出现针尖样小水疱继而形成溃疡,两种病都有发热症状。但疱疹性口腔炎与手足口病虽然都会在口腔内出现小水疱和溃疡,但仍有不同症状:首先,疱疹性口腔炎由单纯疱疹病毒引起,具有传染性,通过唾液传染,年龄越小全身反应越剧烈,口腔症状也较重。而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特别是4岁以下的宝宝容易得这种病。
 
  其次,疱疹性口腔炎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各种感染性疾病容易合并发生,冬季发病较多,发病时可有38℃至40℃的发热。而手足口病一般起病前一两天发热,起病过程是中等热度发热(体温在39℃以下),进而出现咽痛,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
 
  最后,疱疹性口腔炎在发热一两天后,口腔内多部位黏膜上出现针头大小的透明小疱疹和溃疡,患儿常有局部疼痛伴流涎、烦躁哭闹、拒食吐奶等表现,通常1到2周即可消退。而手足口病的口腔黏膜疹出现后,起初为粟米样斑丘疹或水疱,一周后疹子消退。
 
  专家强调,预防疱疹性口腔炎要让孩子勤锻炼,提高免疫力,注意保持口腔、皮肤清洁。家长应定期给孩子的玩具消毒。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