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物电技术走出国门 或成为慢病治疗新手段
2016-10-18来源:人民网-健康卫生频道
        人民网北京10月18日电 (高奕楠)日前,记者从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上获悉,一项来自中国的创新医疗科技冲出了国门。这项技术通过生物电信号开启人体内的再生修复系统,使受损的血管再生修复,扩张血管、加速血液循环、分离粘连红细胞,从而预防及改善一系列与血管相关的慢性疾病。

       目前,慢性疾病是人类最大的健康杀手,药物则是治疗的主要手段。然而,有时药物的有效率不容乐观。面对这一困局,全球医疗界都在积极探寻新的突破。在研究过程中,“生物电”科技成为了业界人士关注的焦点。百慕迪再生医学集团所研发的最新无创血管再生技术——“生命核”技术,实现了生物电治疗慢性病领域的突破。

       根据上海食药监局备案数据表明,这项技术对血管病变的无创修复有效率达到90%以上,并对心脏病、睡眠障碍、中风后遗症、静脉曲张等10余种与血管相关的慢性病,均达到60%-82%不同程度的改善。两年内上万例“生命核”技术使用者的分析报告显示,该技术对睡眠的改善有效率已超过了80%。

       这组数字吸引了许多专业研究机构的注意,在本次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上,美国梅奥医院也正式与百慕迪再生医学集团开启联合临床研究项目,针对“生命核”技术在心血管领域的效果进行更深入的临床验证,期望全面扩大其治疗范围,为扭转当今慢病发病率不断上升的严峻趋势提供突破性的解决方案。

       10月15日,美国梅奥诊所心脏研究中心主任布鲁斯?大卫?约翰逊(Bruce David Johnson)教授带领研究团队亮相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报告了他们用生物电治疗代谢综合征病人的研究进展。

       同时,他还宣布将联合百慕迪再生医学集团,开启基于心功能不全或心衰病人的临床研究项目,中美科学家将一起探索生物电治疗在心血管疾病等慢病防治领域的特殊功效。

       约翰逊教授口中的“生物电治疗”,目前已经成为全球医疗科技领域的研究热点,就在今年8月,谷歌与葛兰素史克宣布将投资50亿进军生物电治疗领域。

       生物电是什么?

       据介绍,生命活动过程中,在生物体内产生的各种电位或电流,比如心电、脑电、细胞膜电位、动作电位等都属于生物电范畴。已有研究发现,人体的许多活动受神经系统与器官之间的电信号控制,这些信号可能会在慢性疾病中变得紊乱。如果能解读这些电信号之间的“交流”,或通过模拟,或通过修正某种电信号,将在疫苗和医药治疗之外,带来一种全新的疾病解决治疗方案。

       澳门大学药学院院长朱依谆教授表示,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著名生物学罗伯特贝克尔(Robert O.Becker)就指出,动物或人体受伤后,在受伤处的神经会产生瞬间电信号,当大脑接收到这一信号后,立即启动再生修复系统,迅速指挥多种原胚细胞对创伤处的神经、血管、肌肉、骨骼进行再生修复。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