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分银行”在沪诞生
2007-11-03

来源:东方网—劳动报

“学分银行”在沪诞生 率先在成人教育中试点

 
  “学分能不能像银行那样,也允许零存整取?”记者昨天从市教委终身教育处获悉,为了实现到2010年初步建成“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学习型社会的目标,本市将率先在成人教育上试行学分互认,并设立“学分银行”。

    据市学习办统计,每年有80多万市民在社区学校学习各种知识、技能。另外,自2001年起,全市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培训人次年增长率也超过了20%。

   “业余时间读书充电成了上海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市教委终身教育处处长王宏表示,为了进一步推动终身学习,本市教育部门一直在探索打破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间的认证瓶颈。

    目前,市教委已结束学分互认调研,并将于今年年底前推出《开展高等教育学分互认试点和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沟通试点的方案》,在成人教育领域率先试点学分互认。

  “其实,学分互认在技术上不存在任何难度,但因为牵涉到各方利益,所以在没有良好机制的前提下,部分成人教育机构操作起来并不情愿。”市成人教育协会有关人士透露,随着方案的出炉,沪上复旦、同济、上大等高校已选取部分学科试点学分互认,并将逐步允许就读成人院校的学生转专业。

  记者了解到,除成人高校外,今后,市民在社会培训班里取得的证书,经方案内标准认定后,都可折算成相应的学分,并把学习情况、学习奖励存进“学分银行”。

    这样一来,市民如要继续接受成教领域内的学历教育,就能抵扣掉这部分学分,从而减少学习时间,尽快拿到文凭。

    另外,本市还将探索“无障碍入学”制度,让具有高中阶段毕业学历者降低入学门槛。

    同时,推进“弹性学习”制度,使市民可根据工作和生活安排,自主选择学习时间、学习方式、学习科目、考试时间。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