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身边的“雷锋”]“红盾”,在助学中闪光
2006-03-28
■她资助了孩子两年,可孩子却不知道她是位“阿姨”,每次写信都称“叔叔”
■一位被帮助的孩子猛地扑到她的怀里:“12年了,这是我第一次过生日!”
胶东在线消息 翻开厚厚一沓资助记录,看着用稚嫩字迹写的学习汇报,想到那些曾因贫困失学的孩子如今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蓬莱市工商局纪检组长王宜波心中无限宽慰。
2004年以来,包括王宜波在内的蓬莱市工商局“红盾爱心助学”服务队已经与54名贫困失学儿童结成帮扶对子,共资助钱物合计4万余元。
“在我们家最困难的时候,是您的无私帮助给了我继续上学的机会,也给了我继续上学的信心,我一定好好学习,报答您这样的好心人。”记者从一叠感谢信中随便抽出一封,字里行间充满了感激之情。这名写信的学生叫赵伟,是福山区门楼村人。2004年,赵伟的父亲在骑摩托车下班途中出车祸不治身亡,家中失去了顶梁柱又债台高筑,原本和和美美的家庭一下子陷入了困难之中,品学兼优的赵伟也徘徊在失学边缘,懂事的她只能默默地流泪。
2004年7月4日,对赵伟来说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王宜波通过媒体了解到赵伟家的窘境后,立即汇去600元钱,重新燃起了赵伟一家生活的希望。之后,王宜波和赵伟结成了“一助一”帮扶对子,赵伟也定期给她写信汇报学习情况,可是这个受王宜波资助了两年的孩子却不知道王宜波是位“阿姨”,每次写信都称她为“叔叔”。
李惠,一位从小失去父母的女孩,跟着年老多病的姥爷艰难度日,她每天的作业都是趴在窗台上写完的。通过蓬莱妇联牵线,服务队成员之一王越和李惠结成了帮扶对子。在李惠12岁生日那天,王越不顾路途遥远和身体的病痛,带着生日礼物和学习用品给李惠过生日,临走的时候还留下100元钱。当王越准备离开时,小李惠猛地扑到王越的怀里:“12年了,这是我第一次过生日!”在王越的鼓励下,小李惠在升级考试中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不幸的孩子情况各有不相同,幸福的孩子心情都是一样的。
蓬莱“红盾爱心助学”服务队与54名贫困失学儿童结成了帮扶对子,不仅给他们物质上的资助,还定期前去看望,给他们以精神上的鼓励,让那些曾经失学的孩子重新回到了教室,让他们的生活充满阳光,让他们的明天充满希望。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