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数万元购买了放映设备和影片;无论哪个村子叫他去放电影,无论路途遥远与否,他都随叫随到,而且一干就是10年;放电影前都会先来个知识竞猜,内容有“什么是中国梦?”、“什么是计划生育?”。答对有奖,奖品有水壶、水桶、脸盆等日用品,都是他自己掏腰包买的,他就是我们今天的主人公--钦州钦北区板城镇竹山村委官庄村60岁的普通农民罗衍宗,人送外号“电影大亨”。
3月31日晚,罗衍宗夫妇和他的义务放映队开着摩托车来到了板城镇的山尾村。“这个是板城最大的村,但大部分青壮年人都外出打工了,剩下的都是留守的老人和儿童,他们很孤独!所以我们经常会来这里给他们放电影。”罗衍宗说,“为了让我们经常来,甚至下雨也能来,他们还全村动员搭了一个大棚。”接着他拿出了老式的唱片机,开始播放七十年代的革命老歌曲,随着铿锵的音乐节奏,老人小孩很快就围拢到大棚下。看着村里的人来得差不多了,他开始了放电影前最重要的工作--宣传知识竞答活动。
“我们国家提倡优生优育,妇女最佳结婚年龄和生育年龄是多少岁?”“参加新农合有什么好处?”“中国梦是什么?”…… 村民很兴奋,大人、小孩都踊跃回答。“回答正确,奖励一个水桶”。他的妻子在一帮为回答正确的村民颁发奖品,所有人的脸上洋溢着幸福满足的笑容。
晚上8时30分,老罗的放映设备已经全部准备就绪,开始了放电影,当晚放映的是60年代的抗日战斗片《平原游击队》。
谈起他的义务放映队,他表现得十分坦然。他说,开始义务给村民放电影其实是他儿时就有的梦想。村子边远,一年到头难有一次电影,即使有人放电影,但花钱买票却是一件难事,许多和他一样的孩子能在电影院的外面听声音。“以后我有钱了,就买电影回来免费放给大家看!”这个想法从此在他幼小的心中扎了根。
随着生活的日益富足,老罗在2005年实现了儿时的梦想,买回了一批影片,开始在自家门前给村民放电影。这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传遍了十里八乡,附近村子的村民都托人请他去放。于是,今天在东村、明天在西乡,就这样他一放就是10年。
同样,他的身边也围拢了一批“粉丝”,要向他学习放电影。看着十里八乡的村民强烈的需求,2011年他组建了放映队。“这样我们放映队就可以分成几个小组,一个晚上可以同时在3个地方放电影。”老罗自豪的说,“但不管这个放映队如何发展,放电影不收钱是一个绝对的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