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存心儿童教养院为残障儿童“坚固爱巢”
2015-04-01来源:汕头日报作者:翁夏 郑悦佳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走访存心善堂教养院时,记者脑海里一直萦绕着这段歌词。教养院里护工们悉心照料与教导,各种年龄段的孩子相亲相爱,和谐相处,社会各界热心人士捐赠奶粉、衣物、日常用品等,诠释着“人间有爱”。记者经过走廊时,不时有孩子露出笑脸,挥手示意,打破以往人们对残疾孩子的固有想法,他们是新时代“暖孩”的代表。


       悉心照顾培养智障三姐弟

  教养院里,有三个小孩是特殊的,他们是兄弟姐妹。记者了解到,这三名智障儿童姓吴,是浦人。父母在世时候也是残疾人,爸爸是盲人,妈妈智障,他们还有一个健全的哥哥,由亲戚代养。父亲去世之后,母亲和三个孩子无人照料,生活窘迫,到饥饿难耐时,母亲会拿着器皿到街头敲打,靠好心的邻居相互接济着送来饭菜过活。当地居委会获悉后,委托民政部门帮忙,三姐弟于2009年被接来存心儿童教养院。2011年母亲去世后,大哥成为三姐弟的监护人,然而,单靠打工的一点微薄收入,无力负担三姐弟的饮食起居。了解到吴家的困难,存心儿童教养院细心照顾三姐弟的生活起居,培养他们自身的生活技能,为这个困难家庭点燃了希望之光。

  义工奉献爱心给予关怀

  “政府对我院的开办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存心儿童教养院院长郑育龙表示,在教养院的选址问题上,政府给予了政策支持,将原先的乌桥二小“划给”教养院,残障儿童因此有了安身之所。“只要经过居委、街道、派出所、民政等多部门审核予以通过的无监护人残疾孤儿和未成年人,我们都会予以接纳,并因材施教。”郑育龙告诉记者,存心儿童教养院迄今为止已经收养了100多名孩子。来到该院的残障儿童到7、8岁时,教养院会将他们送往存心特教学校里学习,16岁起开始接受谋生技能培训,接受完培训即可到存心工疗站“上岗执业”,每人每月赚取100元的生活补贴。

  从生活无法自理到具备初步的“谋生技能”,教养院倾注了大量的心血,除了物质上的投入,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关怀。“我们院的护工都是有爱心的,了不起的人!”郑育龙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在医院里当私人护工,一天便可赚取数百元的陪护费,而教养院里的护工每月仅领取6、700元的生活补贴,且做着比其他护工更辛苦的工作,例如有的残障儿童比较顽皮,需要3、4个阿姨陪护,尽管如此,义工们均无怨言。

  热心的企业家和市民以不同的方式奉献自己的爱心,“有钱出钱,有力出力。”郑育龙表示,来自社会各界的捐赠也是构筑残障儿童“爱心之家”的重要组成部分。

  需要社会各界更多“庇护”

  然而,教养院的运作也面临着压力。郑育龙坦言,部分送来教养院的儿童由于先天患有残疾,需进行手术恢复,此时教养院便要为其支付手术费,如前段时间有一个2岁的孤儿被送到了教养院,该儿童腿部畸形,教养院主动联系医院帮其完成手术,支出数万元的手术费。就目前的创办过程来看,教养院将来还要为更多的残障儿童提供“庇护”,郑育龙希望,政府能够在残疾人,特别是未成年残障人士的日常补贴、医疗护理补贴方面给予更大力度的支持,他也呼吁更多的热心人士共同关注残疾儿童的成长,为他们筑起更为坚固的“爱巢”。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