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妇联“请进来走出去”大培训陆续展开
“这才刚刚开始,未来我们的三大师资团队还要走出去培训”,成都市妇女社会组织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道,目前成都妇联正在实施“素质提升”工程,将对全市近2000家妇女社会组织展开立体式、全方位培训,提升其综合能力,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全市妇女、儿童和家庭。“实际上,整个3月份,社会组织代表都是在培训和交流中度过的。”3月9号,这些社会组织代表已经充过一次“电”:集体聆听了省社科院许平教授的讲座。
对于正在全面铺开的大规模集中培训,中心负责人形象地将其概括为“一二三”战略。一个目标是:提升社会组织能力,提高服务水平;二个渠道是:把社会组织请进来培训和走出去走进区县展开培训;三大师资队伍是:国内著名专家团队、省内大专院校团队、优秀社会组织实战团队。
目标:提高能力素质 提升服务水平
据成都市妇女社会组织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她们在成立之初就花大气力对全市妇女社会组织进行了“摸底”大调查。调查显示,全市9000余家社会组织中,专门服务于妇女、儿童、家庭的不到2000家,在巨大的妇女儿童服务需求面前显得“势单力薄”。更为重要的是这些组织布局较为分散,之间交流和沟通不是太多,接受的培训也不够系统,自身实力和服务水平亟待提高,而另一方面,大量的政府购买服务项目找不到合适的组织来有效执行,不利于妇女儿童服务工作的开展。
“这次调研让我们认识到了培训的紧迫性。”中心负责人对记者说道,我们立即实施”素质提升”工程,通过多种方式、多种角度对近2000家社会组织展开全方位培训,对其能力进行全面建设。目的只有一个:提升社会组织整体素质,提高服务妇女儿童水平。
渠道:既要拉进来更要走出去
“把请进来的社会组织就地培训是一个快速培育、壮大的途径,但不仅限于此。”据记者了解,成都市妇女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先是对已经入驻的社会组织开展了不同主题、多种角度的培训。“但毕竟请进来培训的规模有限。”成都各区(市)县还有大量社会组织需要培训。
“打破地域限制、空间限制,把前瞻的理论介绍、权威的政策解读、典型的实战经验带到各区(市)县去。”中心负责人表示,她们将率领三大师资团队,走出去培训。这打破了地域限制、空间限制,更面向基层的方式,将培训工作延伸到全市社区及乡村,对基层专兼职妇女干部进行培训,针对如何引入专业社区服务进行培训,把全市基层需求与妇女社会组织进行有效的结合,从而更好的为全市妇女儿童服务。
师资团队:国内、省内、实战派全有
“要想取得好的培训效果,关键在于师资。”据悉,成都市妇女社会组织服务中心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并为此打造了三支队伍,他们既有学院派,又有实践派,既有省内的,还有国内的。
“第一支队伍是省内大专院校团队。”这支团队以公共服务评价领域著名专家、全国妇联“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事业研究培训基地”专家委员陈光教授为代表。同时,中心还将邀请全省社会组织领域的各级领导、专家和学者定期为全市妇女社会组织提供培训服务。
“第二支队伍是国内顶尖专家团队。”中心负责人表示,成都市妇女社会组织服务中心计划借助国内知名高校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的专家组成专家库,共同为全市妇女社会组织提供培训。
“第三支队伍是来自拟入驻的40家社会组织,是典型的实战派。”中心负责人表示,她们将实施“40家激活2000家”计划,由40家“高精尖”妇女社会组织拟入驻该中心。“这40家组织具备丰富的实战经验,成功开展了许多项目,通过她们‘现身说法’,为全市妇女社会组织进行培训,从整体上提升全市服务妇女儿童的能力和水平。”
反响:机构、组织、个人感觉进步很快
“现在培训多,想听什么课程都有,跟专家交流、跟同行交流的机会也多,理论实践全齐了,虽然忙了点,但感觉机构和自己进步都很快”,一位社会组织负责人这样说道。更多社会组织负责人认为,这种大规模的培训,不是以前一家家培训能达到的,也不是靠实体办公场所能够孵化的。
记者在中心负责人展示的课程单上看到,从项目设计、财务管理、团队与志愿者管理到筹资、媒体运营等内容,八大类课程基本上覆盖了社会组织提升所需要的方方面面。在一家叫“心希望”的社会组织那里,就有80名经验丰富的心理咨询师,这80位咨询师将培训带动一大批心理辅导人员,进而服务妇女、儿童、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