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乐珍今年76岁了,老伴2006年就去世了,两个儿子因智力障碍,不能工作,生活主要靠她低微的退休金和低保补助。目前她最担心的是:她若不在了,谁来照顾这两个孩子。“政府还是很关照我们的,政府工作人员总是和我说,阿婆,不要担心,我们会照顾你这两个儿子的。”杨乐珍说。
杨乐珍1967年从印尼回国,被分到了当时的潼湖华侨农场,也就是现在的潼侨镇。她在农场认识了丈夫———一个马来西亚归侨,两人于1970年结婚,两年后有了第一个儿子黄豪杰。黄豪杰从小体弱多病,经常打针吃药,后来发现有先天性智力障碍,她丈夫认为是小时候抗生素用多了的缘故。又过了5年,她生了第二个儿子黄伟杰,一切都很正常。但是在伟杰23岁的时候,却突然出现精神问题。杨乐珍带他去惠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看病,结果发现伟杰的脑电波有问题,随后一直吃药至今。
“那时老公开了个小店,有人欠债,老公让伟杰去催债,那个人吓他,说再来催就拿刀砍他,他回来后精神就有些恍惚。可能伟杰的病和这有关。当时老公接受不了这个现实,我也很难受,但是为人父母,你不管孩子,不撑起来,这个家就散了。”杨乐珍坚定地说。
现在,杨乐珍的两个儿子一个43岁,一个38岁,都没有成家,都在镇上的康园中心上班,做塑料花、串手链等,每人每月能拿到300元,都会交给母亲。
杨乐珍说,两个儿子目前生活都还能自理,大儿子可以帮忙洗晒衣服,小儿子可以帮忙做饭。兄弟俩还时不时跟母亲开玩笑说:“等我们赚大钱了,就带你去吃大餐,带你去北京旅游。”杨乐珍一说到这里就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