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温岭夫妻30年为困难老人义务理发
2015-03-06来源:中新网
   35日是“学雷锋纪念日”。对于浙江台州温岭顾福云夫妇来说,每一天都是学雷锋日。夫妇俩早前立下“服务公约”,32年来义务为困难老人理发三万余人次,用手上的剪刀,践行了雷锋精神。


     一次“学雷锋”坚定义务理发信念

  顾福云1977年开始拜师学艺,后自己开理发店经营。1983年,顾福云刚20出头,时任温西区个体协会团支部副书记的他,积极响应号召,投身学雷锋活动。

  那次活动,顾福云的服务对象是住在当地姆坑山头的一位80多岁的孤寡老人。

  “由于没人照顾,长时间未理发,老人脏乱的头发留得老长,看了让人心酸。”顾云福说。

  在给老人理发的过程中,不善言辞的老人嘴里一直念叨着“大老远过来帮我理发,实在太感谢了”。

  老人的感激让顾福云感慨良多:“孤寡老人实在是太可怜了,剪个头发都这么难。打那一刻起,我就决定以后要为那些孤寡老人、残疾人义务理发。”

  直面质疑小小夫妻店立“服务公约”

  198510月,顾福云与新婚妻子蒋正云在当地镇上开了一间夫妻理发店,店面不大,但生意红火。

  从那时起,夫妻俩就在经营的店门上张贴了一张别具一格的“服务公约”,上书:“低保户、残疾人、困难老人一律免费剪发。行动不便的残疾人、老人、病人免费上门剪发。”

  有人怀疑,有人讽刺,有人嘲笑,但夫妇俩坚持履行“服务公约”。

  每一天,店里都会迎来一些老、病、残客人,在热情的招呼和细心的剪发之后,顾福云夫妻俩都不会收取一分钱,这也是店里每个员工都明了的“规矩”。

  1985年温峤敬老院建成,顾福云夫妻俩就把老人们的理发全部包下,每个季度两次,一年八次,雷打不动地上门为老人们义务理发。

  再后来,温峤养老院建成,夫妻两人更忙碌了,住在那里的,绝大多数是70岁以上行走不便、卧病在床的老人,剃头是一个难题。

  夫妻俩在为卧床老人理发时,大都跪着腿、弓着腰,很费力。可一直以来,夫妇俩都很有耐心,毫无怨言。

  “我在这里住了13年了,头发都是福云给我理的。”刘理定老人说。“除了给我们理发,还时不时给我们买蛋糕、送礼物。”一旁的潘小云老人插话道。

  热心公益夫妻被赞活雷锋

  今年41岁的李红兵,16年前因车祸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得知这个情况后,顾福云和蒋正云主动与李红兵结成帮扶对子,成了他的“专职理发师”,十多年来,顾福云夫妇坚持每月一次上门为他义务理发。

  这份独特的“服务公约”从一开始的被质疑、讽刺,逐渐成为当地众所周知的一个承诺。

  每年春节前是理发店生意最红火、最忙碌的时候,夫妇俩也会安排足够的时间,到当地养老院和敬老院为老人义务理发,甚至还为护工和医务人员义务理发。

  此外,他们还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捐资助学”、“扶贫建校”、“抗震救灾”,为贫困户、孤寡老人等捐赠财物等8万余元,被当地人誉为“活雷锋”。

  “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都会有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用自己的特长帮了该帮助的人,值!”顾福云如是说。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