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人保洁” 解决农村垃圾处理问题
2015-02-15来源:闽北日报
 

松溪县茶平乡刘屯村家家户户门口都有垃圾桶,遍地垃圾不见了,村庄环境整洁了。

“南平地处闽江上游,山清水秀,建设美丽乡村条件得天独厚。然而,长期以来,农村环境卫生‘脏、乱、差’问题突出。如何处理农村垃圾、整治农村环境卫生,尤其是如何建立农村保洁长效机制,对建设美丽南平、推动绿色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1月13日召开的全省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视频会议上,市长林宝金第一个作典型发言。

去年,通过实施农村垃圾治理“万人保洁”工程,垃圾遍地、污水横流、乱堆乱放的闽北农村千年卫生陋习得以彻底改变。如何保证“万人保洁”工程的实施?我市采取“三个结合”,建立“三项机制”,解决了“三大问题”:实行财政统筹与群众投入相结合,建立了资金长效保障机制,着力解决有钱保洁问题;实行专职清扫和村民自我保洁相结合,建立垃圾清扫集中转运机制,着力解决有人保洁的问题;实行日常督查与考评奖惩相结合,建立保洁考评激励机制,着力解决合力保洁的问题。

资金长效保障 有钱保洁

“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这样的顺口溜真实反映了过去闽北农村环境卫生脏乱差现象。建瓯玉山镇洋后村村民余光灼深切地感受到这一点。作为一名市人大代表,他在去年市“两会”上就提出过农村环境卫生整治难的问题。

记者在今年市“两会”期间又见到了余光灼,他告诉记者,村里现在大变样了!原先路边、河边只要有空隙的地方都会被倒上垃圾,清理全靠年年的洪水冲,垃圾成堆、蚊虫成群。今年村里按常住户每户每年收取保洁费60元后,村里的小道旁添置了许多垃圾桶,村道每天都有保洁员来清理,垃圾车每天都来把垃圾清运走。

整治农村环境卫生,要持续持久、常态长效,资金是一大瓶颈。为解决这一问题,南平市建立了财政统筹与群众投入相结合的资金保障机制,即以行政村为单位,按常住户每户每年缴交保洁费60元到位后,市、县(市、区)两级按照村庄常住人口每人每年30元的标准给予奖励,奖励资金由市本级财政和县(市、区)财政按1:2的比例筹集,主要用于卫生保洁设施、污水处理设施维护运行经费补贴和保洁人员工资,建立起“政府主导、村民为主、城乡联动、共建共享、管护结合、常态长效”的卫生保洁机制。

目前,卫生保洁费缴交基本到位,全市已缴交农户45.69万户,缴交率达96%;县(市、区)人均20元的奖励资金基本拨付到位,市级财政先后拨付奖励资金2130万元,全市共计投入农村垃圾整治保洁经费2.55亿元,按农村人口计算人均投入100多元。在财政投入的撬动下,政府实现了“花小钱、办大事”。

垃圾集中转运 有人保洁

余光灼告诉记者,看到村里能保持这么干净,村民们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很高,都把村里的卫生当作自己的事,不仅改变了乱倒垃圾的陋习,还主动缴交保洁费。记者了解到,有的村庄还成立了老人妇女环境卫生保洁协会,制定环境卫生保洁村规民约,卫生保洁成为村民的自觉行动。

南平市将城市环卫机制导入农村,配备保洁人员,实行专职清扫和村民自我保洁相结合,建立垃圾清扫集中转运机制,着力解决有人保洁的问题。在清扫方面,把路段保洁承包与村民“门前三包”相结合,把专职保洁员与发动群众自发保洁相结合,形成形式多样、方式灵活的保洁机制,要求各个村庄按照每1000人至少配备1名保洁员,建立保洁员花名册,有了一支相对稳定的保洁队伍。各地因地制宜,建立了不同的处理机制,距县城30公里内的乡(镇)、村统一实行收集转运处理,距县城30公里以上的乡(镇)、村采用分类减量、就地消纳的处理方式。

余光灼介绍,他所在的玉山镇,目前正在尝试将部分焚烧后的垃圾返送回来种地,天然的草木灰就是极好的肥料。通过每户缴交少量保洁费,村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调动起来了,意识到保护身边环境,人人有责,居住环境整洁,人人受惠,看到村道、河边有垃圾,也会力所能及地清理。这样因缴交保洁费,不仅有了稳定的保洁队伍,村民也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形成了良性循环。

目前,全市1637个村已有1592个村庄配备了保洁员4180名,配备率达97%;购置垃圾清运车1714台、垃圾桶9.43万个,处理陈年垃圾约5万多吨。由于有了保洁员的日常清扫和管护,广大农村环境卫生整洁有序。

考评激励机制 合力保洁

记者从洋后村了解到,经过“万人保洁”工程后,村里垃圾清了,蚊虫少了,村民得病率比往年下降了一半。村里人都希望“万人保洁”工程要持之以恒地抓下去。

为此,南平市建立了市、县、乡三级考核评价体系和奖优罚劣机制,实行日常督查与考评奖惩相结合,建立保洁考评激励机制,着力解决合力保洁的问题。建立共建工作专项基金1500万元,其中市本级安排500万元,各县(市、区)各安排100万元,集中在市财政专户,专项用于“万人保洁”的考评奖惩。市共建办按照“月督查、季考评、半年一奖评、一年一总结”的要求,开展明查暗访和跟踪回访督查。对排在前三名的县(市、区)给予奖励,对后三名且综合评分在60分以下的县(市、区)予以处罚,做到“以评促建、以奖促治、以罚促改”, 推动了农村“万人保洁”工程落到实处。

通过持续努力,“万人保洁”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特别是农村环境卫生持续向好。这一点市共建办的工作人员感受颇深:在每个季度的检查考评中,一次比一次更好,干净整洁的村庄数量也是与日俱增,乡镇集镇“脏、乱、差”得到了明显改善,群众环保意识有了新提高。闽北农村已悄然发生新转变。

“万人保洁”工程是我市探索出农村环境整治的一个行之有效的“南平经验“,多次得到了省领导的肯定。1月13日全省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视频会议后,其他地级市纷纷前来取经。1月16日,记者在市住建局见到了由三明市住建局一行五人,前来学习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南平经验”,在实地查看、听取介绍后,表示要将“南平经验”整理好带回去。南平市也将进一步探索处理好农村垃圾就地源头分类、资源利用、集中转运、减量处置等问题,建立完善更适合山区的农村保洁机制,真正实现城市、乡镇、村庄卫生居住环境美丽、温馨、和谐。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