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老人买东西到底有多难
2015-02-06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哈尔滨2月3日电(记者王君宝)与我国社会加速的老龄化进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银发市场”目前还处于“以不变应万变”的落后阶段,“无处可寻”成为老年用品市场典型的特征,想为老年人买件合适的东西显得难上加难。


    在老年人口比例近20%的哈尔滨,无论是衣物、家居用品还是科技产品,想要在繁华的街路中寻找到售卖老年用品的专门商店,就算花上一天的功夫也难寻一两家。

    “我都是在百货商店找,老年产品一般就几个柜台,样式少,质量不过关。”哈尔滨市民陆芳茗前不久托朋友在日本代购了专为老人设计的洗澡凳和可连接血糖仪的手机,才解决了“买不到合适东西”的问题。

    许多服装店员工表示,品牌厂商绝大多数的货品和款式都是针对年轻消费群体设计,针对老年人的身型、体质设计的服装款式少之又少,甚至三五年都没有更新。即便是所谓的“老年用品专柜”,商品也多是医疗器械、药品和保健类食品。

    不少老年人向记者表示,市场上很多产品并没有专门针对老年人的使用需求生产专门的款式,就算有,也多和“低端”“低价”挂钩。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阎青春曾表示,我国专门生产老年人用品用具的厂家有,但很少,并且生产的东西基本都是过去司空见惯的传统东西。真正更新换代,根据老年人新的需求研发创新升级换代的产品并不多。有些采取简单的拿来主义,到国外看到直接拿到中国仿制,没有按照中国人的传统和生理、心理进行改造,研发适合中国老年人的产品。

    面对庞大的老年人群体,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曾经表示,我国老年人市场消费的年需求已达到1万亿元,但实际供给却不足1000亿元。且有数据表明,2030年,这个数据或将是8万亿元。

    专家建议,在老年产品设计阶段应该充分征求更多老年人的意见,做好市场调查,关注老年人的使用需求。

    黑龙江大学社会学教授曲文勇认为,虽然老年产品发展应符合市场规律,但政府也应该为产业发展“修修渠”,进行必要的政策指引和扶持。相关部门应该为老龄产业做一些宏观产业政策和产业发展规划,包括市场的开发、产品研发、技术改造的支持等,使老龄产业能有较快的发展。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