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102.8万失能老人获养老服务支持
2015-01-13来源:四川日报
     【关键词】社会养老服务建设


    【数字民生】

    截至2014年底,四川省新增改造养老机构床位10.85万张,城乡社区日间照料中心2028个,为102.8万困难家庭失能老人和80周岁以上老年人提供了居家服务支持,超额完成民生实事目标任务。

    省政府、省民政厅及相关部门出台19个养老服务业配套文件,特别是在资金、土地保障方面有力促进了“新建改造10万张养老床位、推进社会养老服务建设”民生实事目标的完成。

    【百姓连线】

    “搬进互助幸福院后,我的生活照料、文化活动等需求都解决了,身体也健朗起来。”1月10日,在泸县福集镇李子村互助幸福院,79岁的朱明坤老人说。

    朱明坤是村里的特困户,长年独居在自建的土坯房,去年春节前搬进村校改建成的互助幸福院。

    李子村党总支书记李超告诉记者,建立农村互助养老幸福院,旨在解决好农村老人特别是留守、空巢和独居老人的养老问题。李子村全村3000人,五保老人、空巢老人、留守老人近500人,老人们不愿意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为此,福集镇投入18万元改扩建闲置村校,配备了卫生室、图书室、茶馆、健身器材,昔日的闲置地成了老年人的乐园。

    泸县民政局局长陈先贵介绍,互助养老是介于纯社会化养老和居家养老之间的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将集中居住、分户生活、统一管理、互帮互助汇于一体,更强调普通群众之间相互的帮扶与慰藉。

    为了搞好互助养老,泸县利用撤并的校舍、空闲的村委会办公室或租赁村内闲置的民房,采取改、扩建或新建等方式建成农村幸福院,目前已建成29所。

    【编辑点评】

    我国目前已加速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如何破解养老问题是关系到每一个公民切身利益的关键。改变传统“多子多福、养儿防老”的养老模式,完善社会养老体系日渐紧迫。养老事业涉及医疗、经济,更涉及法律政策等一整套制度,政府部门不但要加大对养老事业的投入力度,还要加强对社区养老机构的培养。要对社会力量投资养老服务给予适当补贴,激发其参与热情。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