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工厂”重拾残障人士生活希望
2015-01-04来源:中国新闻网
       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有一座“特别工厂”,在这家工厂里,多半数职工都是残障人士。创始人李凤玲虽患有小儿麻痹行动不便,但她却坚强自信的通过这家印刷厂帮助了更多的残疾人重拾生活希望。


        “马上过节了,这两天的业务比较多。我们现在忙得每天早上七点半上班,晚上七点半下班。”李凤玲说。

  走进李凤玲的印刷厂,院子里整齐堆放着各种宣传单、海报等印刷品,临近节日,厂里的业务也越来越多,大家都在紧张忙碌着。

  徒手创办起这家印刷厂,李凤玲一路走来充满坎坷。1996年,李凤玲还在打工,她所供职的地方也是一家印刷厂。因为她患有小儿麻痹行动不便,加之当时生意不景气,她的老板就将其辞退,同她一起下岗的还有一批残疾人。

  自那时起,李凤玲就产生了自己当老板的想法。

  她说:“刚建厂的时候,没有人脉和业务关系。起初是最难的时候,我和我爱人每天就挨家挨户推销。”

  回想起来,那时的辛酸对她而言也是一种快乐。那时的夫妻俩,每天抱着印刷好的收据和票本走街串巷,其中的辛酸只有他们自己能够体会。

  经历了创业的曲折,李凤玲通过努力,使印刷厂的生意逐步走入正轨。此后,她招聘了很多同她一样的残疾人到印刷厂工作。

  邢桂英在李凤玲的印刷厂工作四年多,因为患有严重的小儿麻痹,行走非常困难,在此之前,一直未能就业。邢桂英说,李总给她提供了工作。有了生活来源之后,也能供两个上高中的女儿念书。她说:“别的地方也去不了,不接受残疾人,嫌残疾人麻烦。”

  除此之外,李凤玲还在生活中尽可能的给予员工方便和照顾。2014年7月,邢桂英在上班途中发生车祸,李凤玲立即联系医院找相关专家并垫付了医药费。同邢桂英一样,现在李凤玲的印刷厂内共有职工20多人,包括李凤玲和丈夫在内,一半以上都是残疾人士。在这家印刷厂里,这些残疾人渐渐找回自信和希望,同李凤玲并肩工作。

  提起未来,李凤玲充满了无限向往:“将来要重建厂房,添置设备,扩大印刷厂的规模,以后安置更多的残疾人就业。”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