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就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标准征求意见
2014-12-29来源:北京晨报
       社区养老院浴盆和便器旁应安装扶手、电梯内应设有监控及对讲系统……今后,居家养老的老年人将在社区中享受更加舒适、便利的生活。北京市规划委编制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设计标准》在其官网公布,向社会征求意见。《标准》明确,城区新建社区必须配建不少于800平方米的社区养老服务用房。《标准》最大的特点是对居家养老服务设施进行分级布置,实现全市养老服务设施配置均等化,同时突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功能标准化。


       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分三级

       街区级 人口规划规模5万人以下 服务半径1000米

       社区级 人口规划规模1000至3000户 服务半径500米

       建设项目级 人口规划规模1000户以下 服务半径500米

       不少于10张床位

      《标准》规定,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中必须设置不少于10张日间照料床位。

       出入口设接送车位

       托老所应在主要的出入口设置老年接送车停车位,并与建筑出入口无障碍衔接。社区的主要出入口到达公共交通站点的步行距离不应超过500米。

       设在医疗机构附近

       考虑到老人就医需求,《标准》要求养老服务设施应设置在一级及以上综合医疗机构的服务半径内。如不在服务半径内,应内设医疗保健用房或单独设置医疗卫生室。

       浴盆便器旁安装扶手

       标准细化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适老性设计要求,“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有些老人平衡性差,如果没有扶手,如厕、洗浴都存在困难。”标办相关负责人举例说,针对老年人听力、视力和体力减弱的生理特点,新《标准》规定,卫生间地面应平整并应采用防滑材料,浴盆和便器旁应安装扶手,为坐姿洗浴设施预留条件。

       半地下室禁设服务设施

       “据调查,现在实际老年人居住用房普遍偏小。由于老年人动作迟缓,准确度降低以及使用轮椅和方便护理的需要,特别是对文化层次越来越高的老年人,生活空间不宜太小”。标准规定,老年日间照料中心老年人休息室宜为每间4人至8人;失智老年人的每间休息室床位数不应大于两床,并宜进行分隔。

       标准还规定,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应位于建筑的低层或首层,不应设在地下室及半地下室,以便于老年人日常使用和紧急疏散。

       电梯速度不大于1米/秒

       标准的“体贴”细化到了电梯,明确提出二层(含二层)以上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筑应设无障碍电梯,并能满足担架的出入要求。电梯运行速度不宜大于1米/秒,电梯门应采用缓慢关闭程序设定或加装感应装置;电梯内应设有安全扶手和监控及对讲系统。

       室外活动场地不少于150㎡“电梯启停速度不应太快,否则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的老年人会产生不适感;放缓梯门关闭速度,是考虑老年人的行动缓慢,留更多时间让老年人出入电梯,避免因门扇突然关闭造成惊吓或夹伤”。老年人反应能力、调整能力逐渐降低,标准主编人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刘晓钟说,此次标准规定,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出入口内外应留有不小于1.5米×1.5米的轮椅回旋面积,踏步前缘应相互平行等距,踏面下方不得透空;楼梯宜采用缓坡楼梯。

     《标准》规定,新建社区级建设项目必须配建不少于800平方米的社区养老服务用房和不少于150平方米的室外活动场地。《标准》还明确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用房具有“就餐洗护、医疗保健、休闲活动、管理服务”四大功能,并就“四大功能”所需用房最小使用面积和空间设计作出详细规定。解决了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老年餐厅、医疗救护、老年辅助洗浴等亟须设施的用房设置问题。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